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利用CryoSat-2和GPS进行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研究
  • 项目名称:利用CryoSat-2和GPS进行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6173
  • 申请代码:D061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张胜凯
  •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南极冰盖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冰川和淡水资源,其物质平衡状况对全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冰盖/冰架表面地形与运动测量是监测南极冰盖变化的关键技术,可为物质平衡研究提供重要参数。2010年发射成功的最新一代测高卫星CryoSat-2为研究南极冰盖变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本项目将研究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处理方法,建立我国重点考察区域中山站至Dome A和埃默里冰架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监测南极冰盖/冰架高程变化趋势。地面测量方面在重点研究区域Dome A和埃默里冰架建立无人值守GPS跟踪站,采集冰盖/冰架上观测站点连续数年的观测数据,研究南极冰盖/冰架上长时间序列的GPS数据处理方案,提取冰盖/冰架水平和垂直方向运动时间序列,获得冰盖/冰架年际和年内运动速度,从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冰川动力学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结论摘要:

南极冰盖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冰川和淡水资源,其物质平衡状况对全球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南极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采用卫星测高、GPS及验潮等技术手段,进行南极冰盖变化研究。随着2007/08年国际极地年期间多国合作的POLENET计划的持续进行,南极地区的无人值守连续运行GPS站点越来越多,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连续开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GPS数据。为了获取南极地区高精度的GPS数据处理方案,我们研究了对流层延迟模型、映射函数、海潮模型、天线相位中心模型等对GPS基线解算的影响,分析了空间滤波和有色噪声对GPS坐标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精密单点定位系统在南极地区的定位精度,从而获取了高精度的冰川运动速度。利用我国南极中山站验潮数据,结合GPS数据,建立了我国南极地区的高程基准,分析了中山站海域的潮汐特征,进行了潮汐预报,反演了海冰厚度,联合南极大陆周边其他的验潮及GPS数据,分析了海平面的变化。联合新一代的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及ICESat卫星测高数据,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插值方法,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坡度改正,填补了南极点附近测高卫星覆盖的盲区,建立了全南极冰盖DEM,利用IceBridge航空测高数据以及GPS地面实测数据对新建立的南极DEM进行精度验证,并与Bamber 1km DEM、ICESat DEM、RAMPv2 DEM以及JLB97 DEM等四种国际上常用的南极DEM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卫星测高数据,采用重复轨道方法,通过求解坡度改正值,解决重复轨道地面脚点不重合的问题,计算了南极冰盖的高程变化率及冰雪质量变化情况,最后得到了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3
  • 2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0 会议论文 9 著作 1
期刊论文 4 会议论文 3 著作 8
期刊论文 8 会议论文 3 著作 1
张胜凯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