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鉴别技术及成虫交配规律的研究
  • 项目名称: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鉴别技术及成虫交配规律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1840
  • 申请代码:C14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胡阳
  • 依托单位: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利用性诱剂对二化螟进行防治和测报得到了大量应用。性诱剂通过诱捕雄虫,减少雌虫的交配机会,进而压低下一代幼虫的种群数量。性诱剂发挥最佳效果应该是诱捕大量未交配雄虫,这样才能真正减少雌虫的交配机会。目前评价性诱剂的防治效果往往依赖于被诱捕的雄虫数量,无法判断被诱捕雄虫是否交配,原因是缺乏鉴别雄虫交配状况的技术。性诱剂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预测害虫发生,同时得到雄虫的数量和交配状态信息,对发生期的预测就可以更精确,所以开发雄虫交配状况的鉴定技术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了解成虫有关的生物学特征对提高性诱剂对二化螟的防治和测报效率也十分必要。例如,二化螟雄虫具有多次交配的能力,捕获少量雄虫不会有效减少雌虫的交配成功率;其次,二化螟的雄性先熟现象也可能影响到预报的准确性。因此本项目立足于开发雄虫交配状态鉴定技术和成虫交配系统研究,注重生产实际和科学性的结合,并提高我国二化螟防治和研究水平。

结论摘要:

通过改良饲料配方、采用新型幼虫饲养盒和改善成虫交配产卵环境,我们开发出一种二化螟大规模人工饲养技术体系,从而将二化螟人工饲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大大降低。在解剖和观察大量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并参考了螟蛾科类似种类的基础上,描绘了二化螟雄虫内生殖系统模式图,将其生殖系统划分为附腺、睾丸、精囊、双精管、单精管、角质部6个组成部分,根据单精管第八节在交配前后的变化,开发出二化螟雄虫交配状态鉴定技术,并将该技术在田间初步运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简便实用、易于掌握。田间调查结果发现二化螟雄虫在发蛾高峰前,性诱剂诱捕到的雄蛾均是未交配的,在高峰期以后大约20%的被诱捕雄虫是未交配的,这个结果表明目前田间使用的二化螟诱芯可以有效减少田间未交配雄虫的数量。同时根据雄虫的交配状况可以大致判断出二化螟成虫在田间的发生动态。在二化螟成虫交配规律研究中发现,2日龄的成虫与初羽化成虫具有相似的交配竞争力,但是4日龄成虫比较于0日龄和2日龄的成虫均有较低的交配成功率。该结果给出了二化螟雄虫先羽化现象的一个合理解释,即先羽化雄虫在跟非先羽化雄虫的交配竞争中不会处于劣势地位,同时长时间推迟交配(4d)会降低成虫的交配竞争力。同时还发现2日龄成虫比4日龄成虫具有交配竞争优势,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相符合。通过解剖越冬田内稻桩,调查了贵州省黔中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自然寄生情况,结果发现黔东南州麻江县越冬幼虫密度最高,达15760头/亩,其次为安顺市平坝县和黔南州惠水县,越冬幼虫密度分别为10684头/亩和10192头/亩,而贵阳市花溪区二化螟幼虫密度最低,仅944头/亩。调查发现大多数地区的雌蛹和雄蛹的重量有显著差异。调查共采集到5种寄生蜂,就寄生率而言,各个稻区的寄生率均较低,平坝县二化螟幼虫被寄生率最高,达15.6%,其次为麻江县(14.6%)、花溪区(6.7%)和惠水县(5.7%)。一般而言,寄生率高的稻区寄生蜂种类比较丰富。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1 著作 2
胡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