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冷泉碳酸盐岩记录南海甲烷的源与汇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
  • 项目名称:冷泉碳酸盐岩记录南海甲烷的源与汇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476050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韩喜球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甲烷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在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大陆边缘,由于板块俯冲作用导致大量富含甲烷的低温流体从深部运移到海底浅表层,部分以天然气水合物形式动态赋存(它既是甲烷的"汇"也是甲烷的"源"),部分通过细菌的厌氧氧化作用(AOM)转化为自生碳酸盐岩而对甲烷起到清除作用(为甲烷的"汇"),剩余部分通过则以冷泉形式在海底喷口直接释放,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冷泉喷口碳酸盐岩忠实地记录了源区甲烷释放与封存情况,本申请项目拟通过研究南海低温喷口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同位素记录及其形成年代和生长速率,恢复流体历史并揭示甲烷释放与转化情况,了解南海"地质"甲烷的"源"与"汇",评估其在全球碳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将增进我们对大陆边缘游离甲烷与束缚在水合物中的甲烷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和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的理解,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因而具有科学意义和政治经济意义。

结论摘要:

甲烷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在全球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冷泉喷口碳酸盐岩作为海底深部甲烷释放的"汇"忠实地记录了源区甲烷释放与封存情况。本课题首次对南海北部陆坡冷泉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记录、生物标志化合物、微生物组构及其年代学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对南海冷泉碳酸盐岩的类型、碳酸盐岩的形成机理、富甲烷流体的性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释放量及其与古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取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首次在南海冷泉碳酸盐岩里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纳米级和微米级微生物组构、具有微生物形态的生物矿物和AOM生物标志化合物,为碳酸盐岩的生物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首次发现甚高镁方解石与白云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低温环境白云石成因模式,为长期困扰沉积学界的"白云岩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南海冷泉系统微生物和地质地球化学过程,而且增进了长期被忽略的海底甲烷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和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的了解。主要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并在《Marine Geology》和《Organic Geochemistry》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9
  • 0
  • 1
  • 0
韩喜球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