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是两栖动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分类学、系统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蝌蚪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变化和趋同现象;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失之于宽,鉴定准确率低,也无法区分隐存种;而先进的分子分类法则失之于细,会大幅增加新种数量,却无法提供足够的鉴别特征;以致高达40%的无尾两栖动物缺少准确的蝌蚪资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分类学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项目以我国的角蟾科蝌蚪为研究对象,应用蝌蚪DNA条形码和口咽腔显微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形态分类与分子分类相结合的角蟾科蝌蚪的自然分类系统。以蝌蚪的DNA条形码基因确定角蟾科蝌蚪的种类归隶;以口咽腔显微结构特征作为种级分类阶元划分的重要依据;该项研究将建立角蟾科蝌蚪的科学分类体系和分子鉴定平台,为推动蝌蚪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种类识别基础。
Megophryidae;Tadpole;Taxonomy;Buccopharyngeal cavity;DNA barcoding
蝌蚪是两栖动物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分类学、系统学和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然而,蝌蚪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外部形态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变化和趋同现象;传统的形态分类法失之于宽,鉴定准确率低,也无法区分隐存种;而先进的分子分类法则失之于细,会大幅增加新种数量,却无法提供足够的鉴别特征;以致高达40%的无尾两栖动物缺少准确的蝌蚪资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分类学难题。本项目以我国的角蟾科蝌蚪为研究对象,应用蝌蚪DNA条形码和口咽腔显微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形态分类与分子分类相结合的角蟾科蝌蚪的自然分类系统。建立角蟾科蝌蚪的科学分类体系和分子鉴定平台,为推动蝌蚪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奠定种类识别基础。关键数据1)野外工作共计采集和研究了8属63蝌蚪。2)采用形态分类法,记录和测量了63种蝌蚪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量度性状。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拍摄了57种蝌蚪口咽腔的亚显微结构。4)采用Micor-CT观测和拍摄了角蟾亚科16种的超数尾杆骨。5)采用分子分类法,测定了57种蝌蚪的线粒体基因(COⅠ、12S、16S、cyt b、ND2)DNA序列作为鉴别不同蝌蚪的“条形码”。国际合作2014年12月,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做角蟾科蝌蚪演化报告,并开展了野外调查工作;2015年6-8月,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两栖爬行动物学专家Stéphane Grosjean博士来所,合作开展了角蟾科、蛙科、叉舌蛙科的蝌蚪分类和进化研究;研究论文已发表3篇SCI论文;接收1篇SCI论文;正撰写5篇论文,含3篇SCI论文。科学意义一方面,角蟾科被认为是始蛙亚目(Archaeobatrachia)与新蛙亚目(Neobatrachia)的过渡类群,在两栖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占有极其关键的演化地位(Lynch, 1973)。该科是我国两栖动物的优势类群之一,有8属85种分布于我国;本项目采集了8属57种蝌蚪,涵盖了该科在我国100%的属和70%的蝌蚪,在研究材料上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角蟾科蝌蚪集中反映了蝌蚪分类所面对的困难,本项目采用形态分类和分子分类综合研究了57种蝌蚪的形态特征、亚显微结构、特有骨骼、条形码基因,在实验方法上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系统性。目前,本项目已出版3篇SCI论文,接收1篇SCI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