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瘟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典型,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猪瘟的防治遇到了新的困难。本课题从云南地区已经分离得到的非典型性CSFV着手,以标准的CSFV强毒石门株为对照,克隆出云南非典型性CSFV基因组,与石门株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比对,找出两者与毒力有关的基因组之间的差别,采用病毒的定点突变技术和嵌合技术,将CSFV强毒石门株基因替换为云南非典型性CSFV基因,构建出嵌合体CSFV,然后在猪体上进行感染评价,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CSFV在组织器官存在和持续时间,确定云南非典型性CSFV基因组与致病机理相关的基因或突变位点。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猪瘟病毒云南毒株致非典型性猪瘟的机制,为猪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Yunnan strain;Atypical;Molecular mechanisms;
目前,猪瘟的临床症状趋于非典型化,病毒在猪体内长期存在,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下降,猪瘟的防治遇到了新的困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课题对非典型猪瘟病毒云南毒株进行研究。通过RT-PCR方法对非典型猪瘟病毒云南毒株全基因克隆测序,与猪瘟病毒标准强毒石门株全基因组的蛋白质基因序列和二级结构进行比对,同时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最终确定4 处可能会导致猪瘟病毒非典型化的基因序列,分别位于全基因组的1 510~1 532 bp、2 471~2 658 bp、3 152~3 176 bp和1 1785~1 1816 bp位点中,并且这些位点多数为反义突变。通过点突变技术,分别将此4个突变位点的核苷酸替换入猪瘟病毒石门株基因组中,利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在SK6细胞中成功拯救出4株嵌合体石门株猪瘟病毒。通过猪体动物试验证实,3 152~3 176 bp位突变的嵌合体病毒可导致猪瘟强毒石门株毒力下降,试验猪和空白对照猪均未表现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和采食下降等临床症状,但是试验猪和非典型猪瘟病毒云南株感染猪的脾脏、下颌淋巴和扁桃体中可检验出猪瘟病毒核酸,而1 510~1 532 bp、2 471~2 658 bp和1 1785~1 1816 bp 三个位点的嵌合体病毒感染猪和石门株猪瘟病毒感染猪均表现出典型的猪瘟症状,并且各个组织样品中均能检测出猪瘟病毒核酸,共在国内外发表文章8篇,培养研究生2名。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典型猪瘟病毒感染的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