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固态阴极射线激发为突破口,拟从19个基本问题中择重并有序地研究固态阴极射线中电子的能量分布;过热电子的激发截面;短波发光峰的来源;激子形成过程;短波与长波发光峰的消长关系;发光中长波发光的激发条件;能使长波发光强度发生变化的电子能量及有机发光体所需电场之间的关系;激子的单线态及三线态出现的条件;单线态及三线态的统计比重;控制三线态出现的技术措施;控制整个激子态出现的技术措施;有机发光体中的猝灭机理,有没有外部猝灭出现的可能?混合发光中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所占的比重;在有机材料受固态阴极射线激发及注入激发的叠加激发时,叠加的电子及叠加的空穴复合时的复合发光的效率,即复合率与通过发光体的光电流的比值;提高这个复合率的可能途径;有机发光注入效率的提高;固态阴极射线激发能力的提高,改善电子加速条件;增大初电子的供应;提高整个发光效率的途径;总结。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是一全新现象,除进一步展示了普适性外。主要是在以增大电子密度及混合激发的方式提高了亮度, 同时从光谱、效率、弛豫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表征,具体成果1、分析发光的动力学级次方法,并运用非平衡理论,从实验上测定了陷阱能级的深度。陷阱对电子的释放能提高电子加速能力。指出前一方法不能跟踪亮度的变化,给出实验数值,误差可以很大。审稿人评为"杰出"。2、找出了充分发挥加速层作用的条件过热电子的能量大于8eV且电场强度大于4MV/cm。3、从波形确定了SiO2的电子加速能力大于ZnS,同时证明了初电子主要是从电极注入,并利用ZnS加入后的阶梯势垒进一步作了证明。4、用混合激发放大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并利用这一思想,针对不同情况,细致设计了可用于VFD和FED的放大发光的示意显示单元。5、发现了分子激子及能带载流子复合发光的共存的区域,研究了它们的互相转化条件。弄清了十几年来的争论,审稿人评为"重大贡献"。6、用改变频率法测量了SSCL的弛豫过程,它纠正了传统确定位相的方法,启发了在频域测量衰减及迁移率的可能。7、在效率上采用不利用三线态而用抑制激子的路线,得到了初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