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静脉血栓为主要病因的"良性颅高压"和"假性脑瘤"长期困扰临床,医治效果差。本课题利用结扎矢状窦和光化学法建立大鼠静脉窦和皮层静脉血栓的模型,探索脑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后,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特点,寻找该病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同时经血管内途径应用不同剂量和组合的抗凝与纤溶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比较,确定经血管内干预静脉性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静脉系血栓提供实验依据。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闭塞性脑血管病,血栓使脑静脉(窦)狭窄或闭塞,继而出现颅内压升高、脑组织水肿、静脉性梗死及出血性梗死。由于这种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且阵发性发作,确诊难度大,预后差异大,因此它经常被称为神经疾病中的变色龙,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案。本实验应用结扎法建立兔静脉窦血栓模型,将模型分为溶栓组(经颈动脉泵入尿激酶0.4万U.kg-1.d-1,共5d)、抗凝组(颈外静脉泵入肝素2 mg.kg-1.d-1,共5d)、对照组(颈动脉泵入生理盐水),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含水量、DSA脑血管造影循环时间、微血管密度(MVD)来探讨治疗的有效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即使治疗不能开通静脉窦,仍能够升高局部脑血流量及微血管密度,降低脑血管造影循环时间及脑含水量,揭示了此治疗方法有效的机理。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此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的患者,并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