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青光眼类型,患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并且是一种致盲率很高且严重破坏视功能的病,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又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在国内外有着很大的差异,国外主要采用激光-药物-手术的渐进策略,国内则首先根据房角粘连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治疗,然后辅以药物。本研究对不同阶段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分别按国内外两种模式的治疗,通过视野和神经纤维层、眼压、眼底等检测,评估两种治疗后的疗效及病程进展,以期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策略,同时,探索一种能客观、准确评估闭角型青光眼进展的方法,并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眼球结构的测量进一步了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病程发展转归,为建立我国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诊断、治疗和评价体系提供循证依据。
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treatment model;visual field;intraocular pressure;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目的评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国内治疗模式“手术-药物-二次手术”(surgery-medication-surgery,SMS)和国外治疗模式“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药物-手术”(LPI-medication-surgery,L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就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 组国内模式组(A 组)和国外模式组(B 组),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纳入及排除标准。A组采用SMS治疗模式,患者确诊后房角粘连<1/2 圆周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房角粘连>1/2 圆周进行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不能控制则选择药物辅助或再次小梁切除手术。B组采用LMS治疗模式,患者确诊后先进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残余的青光眼则应用药物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眼压再考虑滤过手术(眼压控制标准为<21mmHg)。初次临床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检查并记录视力、眼压、视野及眼前后段等相关检查情况。结果共312人(312眼)纳入研究,A组166人(166眼),B组146人(146眼)。纳入患者平均年龄59.3±9.6岁(范围43-70岁),男性140例,女性172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A组眼压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6个月控制眼压成功率为84.9%,至12个月时成功率为80.1%。B组术后6个月的眼压控制成功率达27.4,随访至12个月时为1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光虹膜周切术后ARA, ACA, ACVA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与术前的ACD, AOD, TISA, ACW, CL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手术前后ARA, ACA, ACVA, ACD, AOD, TISA, ACW, CLR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内和国外治疗模式1年期随访中在控制视力、视野及视神经进展方面效果相似,且视力、视野及C/D比均无明显进行性损害。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前房角结构,但在控制眼压方面国内模式优于国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