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的积累与转化
  • 项目名称: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的积累与转化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0413
  • 申请代码:C0306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韩国栋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潜力对全球变化及温室效应的影响逐步为人们所重视,草地植被碳储量约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总植被碳储量的16.7%,。草地碳汇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通过提高草地管理(包括放牧管理和火管理等)来有效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这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的固碳减排途径。虽然许多学者对草原的固碳功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国内对于不同载畜率下放牧生态系统草地碳的积累和转化研究还相对缺乏。本课题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进行不同载畜率的长期对比试验,探讨在不同绵羊载畜率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变化及其过程,了解放牧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从而揭示该类草地生态系统不同载畜率下的碳汇潜力,提出基于碳平衡角度的最优载畜率,为维持草原碳固持和可持续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生态系统通过合理放牧利用,可以有效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达到固碳减排的目的。本试验在内蒙古荒漠草原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不同载畜率处理、3次重复,比较草地固碳能力对降水和载畜率处理的影响,揭示不同载畜率条件下草地的种类组成变化及固碳能力的差异。项目在的执行期间,严格按照项目既定任务书开展各项工作。通过3年研究表明,载畜率对内蒙古荒漠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地下根系和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生态系统的碳交换及草地土壤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各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草地土壤碳的沉积和转化过程,从草地植被状况、土壤养分平衡和放牧家畜性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荒漠草原放牧利用的最优载畜率,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培养1名教师到国外学习。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6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韩国栋的项目
期刊论文 49 会议论文 4 获奖 1 著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