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冀北印支期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存在两个不同岩石组合的岩带其中北部的水泉沟岩体为偏碱性的碱长正长岩-霓辉正长岩-角闪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碱长花岗岩组合;南部岩带有两种岩石组合类型,一为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霓辉正长岩-黑云母正长岩组合;另一为钠质的霞石正长岩-霓霞正长岩组合。提出水泉沟岩体起源于壳幔过渡带,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不混熔作用以及地壳的同化混染作用,并且不混熔作用形成的两种岩浆各自通过不同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岩浆演化趋势(酸性和碱性演化趋势)。南部的两种岩石组合类型均起源于岩石圈地幔,并在部分熔融之前发生过交代富集作用,但是超镁铁质岩-碱性岩组合为原始岩浆经不混熔作用形成,而钠质碱性岩是原始岩浆在深部经历了高度分离结晶的产物。由此提出印支期碱性岩的形成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以后的拉张作用有关。此外,通过拉曼光谱对玻璃样和熔体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子结构的测试研究,探讨了熔体结构与化学成分、岩浆形成和演化及有关粘度、密度、上升速度之间的关系。此项研究成果对碱性岩的成因理论及其与金矿的关系以及探索本区大陆岩圈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均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主题词alkaline complex; Indosinian; ascent velocity; melt structure; northern Hebei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