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填埋场甲烷化时期腐殖质与汞的非生物作用对其形态分布和释放规律的影响
  • 项目名称:填埋场甲烷化时期腐殖质与汞的非生物作用对其形态分布和释放规律的影响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877057
  • 申请代码:B0702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1-12-31
  • 项目负责人:柴晓利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填埋场不同填埋时间垃圾中汞的含量为1.41-5.59mg/kg,渗滤液中总汞的含量为2 μg/kg-10 μg/kg。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中的总汞、甲基汞的含量迅速降低;厌氧填埋场渗滤液中总汞及甲基汞的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厌氧条件下有利于汞的甲基化反应;同时甲烷化后期,腐殖质容易将汞还原为挥发性的单质汞。封场后垃圾填埋场仍是大气汞的潜在释放源之一;填埋场总汞浓度和汞释放通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气相因子中光照强度与汞的释放通量相关性最高,这说明光致还原作用是填埋场Hg0 的生成的主要途径之一;植被条件对于汞的释放通量有着重要影响,是大气汞释放的另外一条途径。填埋场中木质素的氧化降解产物在有机物腐殖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腐殖质中含有的大量含氧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等在与汞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主导作用;富里酸由于羧酸等活性官能团的含量高,其Hg(II)络合容量明显较腐植酸高。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腐植化程度较低的富里酸会逐渐转化为腐植酸,导致与汞的反应能力下降;在填埋场的稳定化早期,腐植酸与汞的相互作用对汞的形态分布及在填埋场的迁移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landfill; leachate; humic substances; mercury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8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 会议论文 3 著作 2
期刊论文 9 会议论文 7
柴晓利

1. 国家科技部“水重大专项“课题,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装备产业化,2013.1-2016.6 2. 国家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基于有机残渣与飞灰共处置的脱氯技术”,2013.1-2015.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植被与覆盖土传输机制的甲烷释放预测模型构建,2015.1-2018.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填埋场覆盖土-植被-大气间汞的交换机制对汞的形态分布及释放通量的影响研究,2013.1-2016.12

柴晓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