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利用美国西部地震台网(西北美国太平洋地区地震台网和犹他大学地震台网数据)记录的汤加、伊豆-小笠原以及南美洲下方深震的波形资料,利用叠加方法提取了下行的SdP次生震相,进而获得转换点的深度与相应的位置。根据转换点个数随深度的变化,我们发现在三个地区同时存在的900km、1000km、1100km、以及1250km附近的转换点集中,而且深度差别不大在50km以内。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由于汤加地区的俯冲板块以近垂直下插,俯冲物质滞留带来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上面提及的几个转换点集中的形态较伊豆-小笠原和南美太平洋地区要复杂一些。我们还发现了在伊豆-小笠原地区,1300km附近存在着比较集中的转换点,而且分布区域比较广,在汤加地区,则比较集中于1250km附近;在更深的地方,伊豆-小笠原地区的1440km与汤加地区的1480km转换点集中,1250-1300km附近的集中和1440-1480km深度上的集中刚好与相反匹配的,值得进一步考虑。我们还对伊豆-小笠原地区的660km复杂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660km结构至少对于北-中部存在三层结构,从而受俯冲带影响的下陷小于前人的结果。
英文主题词seismic discontinuities;circum-pacific region;lower mantle; multi-layer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