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DA能神经可塑性变化在电针促缺血后脑功能康复中的作用研究
  • 项目名称:DA能神经可塑性变化在电针促缺血后脑功能康复中的作用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001547
  • 申请代码:H271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徐鸣曙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功能恢复的治疗手段尚不完善。DA能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为缺血后脑功能恢复带来了希望。我们拟采用微透析- - 高效液相技术和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技术,以及神经药理学、神经电生理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实验技术相结合。在将多巴胺受体D1、D2亚型的工具药作用于纹状体的同时,观察其中多巴胺浓度的变化,并以体感诱发电位和平衡木试验等作为评价功能可塑性的指标,结合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多巴胺能神经和GAP-43作为评价结构可塑性的指标,研究不同DA工具药和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神经结构可塑性和功能可塑性的影响,以及电针与DA能神经促进缺血后脑功能康复中作用特点的异同。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可揭示电针促缺血后脑功能恢复的部分机制,为电针防治脑血管病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为电针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结论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功能恢复的治疗手段尚不完善,所以研究和防治缺血性中风病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DA能神经元及其受体在缺血等损伤所致的的可塑性中都发挥着直接和间接作用,针对DA能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为缺血后脑功能恢复带来了希望。我们前期研究已证实电针可通过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发挥脑保护作用,减轻脑缺血所致神经功能损害。我们在应用多巴胺受体D1、D2亚型的工具药的同时,观察脑内多巴胺浓度的变化,并以体感诱发电位和平衡木试验等作为评价功能可塑性的指标,结合免疫双重标记酪氨酸氢化酶和GAP-43作为评价结构可塑性的指标,研究不同DA工具药和电针对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中神经结构可塑性和功能可塑性的影响,以及电针与DA能神经促进缺血后脑功能康复中作用特点的异同。经过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按照课题设计认真完成了相关研究,本项目研究发现电针风池穴可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后DA神经递质的紊乱以及电活动的异常,改善整体的神经功能,升高酪氨酸羟化酶标记的DA能神经元表面GAP-43的表达,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有良性的影响。D1R拮抗剂和D2R激动剂可以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康复,与电针表现出类似的效果。D1R拮抗剂或D2R激动剂单独应用或分别与电针联合应用表现出近似的效果。D1R激动剂和D2R拮抗剂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DA神经元损伤;电针与二者联用时,可以有效的减轻DA神经元的损伤程度。这些结果提示 1、电针风池穴可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后DA神经递质的紊乱以及电活动的异常,改善整体的神经功能,对于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有良性的影响。 2、D1R拮抗剂和D2R激动剂可以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康复,与电针表现出类似的效果。电针与D1R拮抗剂、D2R激动剂分别应用或联合应用表现出近似的效果。 3、D1R激动剂和D2R拮抗剂可能加重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DA神经元损伤,二者与电针联用时,可以缓解DA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临床上可以应用电针减轻一些药物对身体的副作用,针药结合发挥更好的疗效。本实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电针或受体工具药对脑缺血再灌后DA能神经元可塑性的影响,揭示了电针促缺血后脑功能恢复的部分机制,为临床电针治疗及针药结合提供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徐鸣曙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