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晶体结构与质子输运性质的关联性研究
  • 项目名称: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晶体结构与质子输运性质的关联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0973021
  • 申请代码:B0306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赵海雷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针对目前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所存在的质子迁移数低的问题,以电导率较高的BaCeO3为基体,从掺杂元素特性、晶体几何构型和晶格能量角度出发,对可能阻碍氧离子迁移但促进质子传导的A、B位掺杂元素进行筛选,改善材料的质子电导,降低材料的氧离子电导,提高材料的质子迁移数。研究掺杂元素的特性对材料晶体结构类型、水化能力、电导率、质子迁移数以及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探明掺杂元素化学特性对缺陷形成类型和数量的影响;分析质子和氧离子的传导机制和掺杂元素的作用机制;确立掺杂元素特性、晶体结构类型、晶体结构参数、质子电导/氧离子电导行为以及质子迁移数之间的关系;找出提高BaCeO3基质子导体质子迁移数和质子电导率的最佳掺杂元素,获得具有高质子迁移数和质子电导率的BaCeO3基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为高性能高温质子导体的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结论摘要:

与传统的氧离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O)相比,质子导体SOFC(SOFC-H)不仅由于质子迁移能低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400-750 oC)下工作,而且由于水在阴极产生,不会对燃料气稀释,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消除电池堆的内部水处理系统。尽管如此,目前质子导体SOFC单电池的性能还明显低于氧离子导体SOFC,主要原因在于质子导体电解质的电导率比较低,对质子导体结构与质子传输特性之间关系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缺乏针对质子导体SOFC的阴极材料。本工作以BaCeO3材料为对象,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基于缺陷化学、晶体结构和元素化学的理论和知识,提出了提高BaCeO3质子电导率较理想的掺杂元素Sm、Gd和Y,并被实验结果所证实。系统研究了Sm的掺杂量对BaCe1-xSmxO3电导率的影响,电导率随Sm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直至x = 0.20;随后电导率降低。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在高掺杂浓度时(x = 0.25、0.30)电导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氢键强度降低,而非通常认为的缺陷缔合。其中BaCe0.8Sm0.2O3在600 oC时的电导率为0.017 S cm-1,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SOFC-H电解质材料。利用Sm掺杂的BaCeO3电导率较高和In在BaCeO3中的固溶度高的优势,系统研究了In的掺杂量对Sm、In共掺杂的BaCe0.80-xSm0.20InxO3结构、电导率和化学、结构稳定性的影响。In的共掺虽然提高了结构对称性,但是In的共掺导致晶胞体积减小,同时Sm、In共掺对晶格氧碱性的扰动导致难以形成质子传输的渗流路径,抑制了质子传导。热重分析表明质子浓度随I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两方面的因素均导致其电导率随I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Sr部分取代部分Ba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质子迁移数,抑制材料中的电子电导。设计并制备了用于SOFC-H的阴极材料,在BaCe0.8Sm0.2O3-δ中掺入高浓度的过渡金属元素Co和Fe,原位合成了包含两相且分布均匀的混合质子、氧离子、电子导体,阴极性能优越,并简化了制备工艺。氧气的吸附、氧的还原以及表面吸附氧的扩散是BaCe0.40Sm0.20Co0.40O3-?阴极的速控步,而BaCe0.40Sm0.20Fe0.40O3-?的速控步为吸附氧的还原过程。在后者中加入适量Co3O4可以显著提高电导率和对氧的催化性能。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1
  • 0
  • 0
  • 0
  • 0
期刊论文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31 会议论文 6
赵海雷的项目
期刊论文 20 会议论文 14 获奖 4 著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