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遗产价值的独特性和普适性决定了其保护的必要性。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抗战遗产的保存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在吸收国际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殊遗产类型进行界定,建立基于文化意义的价值评价体系,对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进行地域性阐释。以重庆抗战遗产为例,构建由遗产廊道、遗产聚落、遗产地和遗产本体构成的区域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强调对地区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认识,从整体历史文化环境入手,探索遗产保护、区域振兴多赢的多目标保护方法。继承和发展作为真实性重要要素的历史建造技术与工艺,并与表皮修复、结构加固、预防性保护等现代保护与修复技术整合,建立抗战遗产保护的关键性技术体系。将抗战遗产中蕴含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展示纳入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归纳出历史遗产诠释性再利用的方法与手段,实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整合。形成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完善和丰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Heritage of Second China-Japan War;Preservation;Heritage community;Key technology;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发展,加之全球范围内地区冲突的频仍和战争危机的广泛存在,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战争类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研究选取了我国因抗日战争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其保护和展示利用的理念和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包括首先,在对现存重庆抗战陪都时期、长春日据时期的代表性遗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抗战时期建成环境的发展、战事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战时营建活动的临时性、防御性、灵活性、快捷性等基本特征,对抗战遗产开展了包括内迁建设活动遗存、战场遗迹等的类型学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抗战遗产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抗战遗产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建立基于文化意义的价值评价体系。深入的历史研究和价值评估为抗战遗产的保护与展示、利用提供了翔实的依据。第二,基于抗战遗产群集状分布的空间形态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介于巨型(如区域遗产、文化线路)和微型遗产(如单个的历史街区、文物建筑等)之间的中观层次的“文化遗产群落”概念,第一次较完整地从文化关联性与核心价值诠释的角度对其特征进行了解析,并相应提出了群落遗产范畴更为适合于“整体性保护”的充分理据、群落的层级特征与识别的判定条件,最后提出文化遗产群落保护展示的初步模式。成果符合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动态和遗产在识别与保护操作上“合纵连横”的实际需求,因而既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也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第三、以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为支撑,从抗战遗产拓展到战争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普遍性方法的探询。研究对战争类历史纪念地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从遗产要素识别、综合评估、规划策略、技术干预、展示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战争类历史纪念地保护的工作框架,对战争类遗产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进行了整体性保护的尝试,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第四,以抗战遗产为主要载体,对遗产资源的展示规划和展示模式进行了专项探讨。系统地探索了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的内容,规划展示主题和布局;划定功能分区;提出展示和使用要求;组织展示路线;策划展示设施;设置游客服务和解说系统等多项内容。微观上从符号学理论等角度探索了对作为城市符号实体的历史遗产的诠释过程与解读过程。本项目产生的该部分成果是目前国内关于遗产展示最为系统的理论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