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太湖水体典型组分混合光谱分解模型研究
  • 项目名称:太湖水体典型组分混合光谱分解模型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1316
  • 申请代码:D01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张玉超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面向湖泊藻华准确、快速、连续地高/多光谱遥感监测与预警的需要,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太湖为研究试验场,以梅梁湖、北太湖为重点实验区,利用野外采样富集提取太湖水体中典型组份非藻类悬浮物、黄色物质,结合太湖主要藻种的实验室培养,获取并构建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太湖水体中典型组份藻类、非藻类悬浮物、黄色物质和纯水在各种配比条件下的混合光谱及荧光光谱数据库;分析太湖水体典型组份间的混合光谱及荧光效应,研究各组分光谱间相互影响机理,探索利用荧光峰的特征变化反演二类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的可能性;构建基于多次散射理论的太湖典型组分非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模型,利用生物光学模型模拟典型组份端元卫星光谱特征,实现该混合光谱分解模型在多源卫星图像(如MODIS、TM等)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太湖水体典型组份的卫星遥感反演精度,为准确分析太湖典型组份长期时空变化特征服务,继而为蓝藻藻华预测预警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结论摘要:

叶绿素a是衡量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指针,反应了浮游藻类的生长水平及水体营养水平。II类水体中光学活性物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很难将光谱辐射率(或者反射比)的变化与任何一种单一组分联系起来。本研究将混合光谱分解算法应用到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上。首先,本研究设计了太湖水体主要组分(叶绿素a、NPSS、CDOM和纯水)混合配比模拟实验,通过Hydrolight模拟得到不同组分类型不同浓度的混合光谱。其次,本研究重点分析混合光谱中CDOM及NPSS对叶绿素a反射率的影响,同时利用模拟所得的单组分光谱选取各组分的端元波谱。第三,基于Hydrolight模拟的光谱数据构建了Chla的混合光谱分解算法,并使用模拟反射率和实测反射率数据成功验证。基于MERIS数据本研究算法与其它多种模型对比发现,新算法的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模型。最后,基于本算法,本研究还对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模型的应用和其估算浑浊湖泊水面叶绿素a浓度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还混合光谱分解算法应用于精确估算蓝藻水华面积,研发了评估蓝藻水华亚像素盖度的算法(the algae pixel-growing algorithm,APA),用来实现太湖蓝藻水华MODIS的高精度遥感监测。该算法基于MODIS瑞利校正反射率(Rrc)和浮游藻类指数(FAI,由三个光谱波段的Rrc推导而来)。通过与同步的Landsat TM / ETM +数据对比验证可知,相对于其他常用方法,如线性分离算法(LA),APA能更加准确地估算藻华面积和藻华强度(RSE=15.2km2,RE=9.9%)。此外,本研究研究还表明,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相比,FAI更适用于评估藻类区域范围,尤其是应用于APA算法。本研究为复杂的内陆水体的水华客观精确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表层Chla反演算法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观测,我们发现受藻类自身生理特征以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仅仅针对水体表层藻类观测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又尝试性探讨了藻类的垂向非均匀分布对Chla反演算法的影响,为下一步面上基金研究做了很好的预研工作。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11 著作 4
期刊论文 102 会议论文 6 著作 1
张玉超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