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分布于神农架五种不同开花类型竹子的种群空间格局、养分积累、内源激素变化等因素在时间序列内的动态变化研究,探讨竹子的生活史中由克隆繁殖转入有性繁殖的生态机理及开花预警系统,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竹子开花的环境-植物"营养平衡"生态假说。具体内容为1)研究不同地下结构的竹子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光、氮素、矿质营养、土壤水分等)无性系种群的空间格局以及营养累积过程,揭示其在异质性生境中的生态对策(根茎长度、分枝强度、分枝角度、分枝高度等),并讨论空间格局和营养水平与开花周期的关系。2)研究竹子克隆基株内的生物量分配和养分传输规律,进而探讨竹子开花的生态机理。3)研究不同龄级的竹子克隆基株以及克隆分株的内源激素(BA, BAP, IAA,iPA,ZT,GA1,ABA)、过氧化物酶、C/N比。分析上述物质时间序列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开花时间的相关性,建立竹子开花预警指标体系。
通过对分布于湖北省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iae)和毛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 henonis)等不同开花类型竹子的在开花前后营养生长、养分动态变化研究,探讨了竹子的生活史中由克隆繁殖转入有性繁殖的生态变化,初步阐明了氮、磷、钾和29种矿质元素在竹子开花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讨论空间格局和营养水平与开花周期的关系。分析了神农箭竹不同龄级的竹子克隆基株以及克隆分株的内源激素和C/N比。研究表明,土壤营养的异质性并没有改变神农箭竹的开花周期,但却可以控制开花后是否结籽及种子的产量。另外在本项目的框架之内,对中国竹子的栽培前景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