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考虑粒子在准平行激波附近一阶费米加速和阿尔芬波非线性增长之间的耦合以及随后粒子在日球层的传播过程,建立了准平行激波处粒子的加速模型,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追踪模拟粒子逃逸后的传播过程,模型已被观测小组采用。发展了粒子在垂直磁场方向的扩散系数的理论和垂直激波处粒子的加速模型。提出了终止激波存在精细结构的观点,对异常宇宙射线在终止激波上的加速过程有深刻影响。设计了一个可以判断并找到太阳风里单个电流片结构的办法,并据此研究了太阳风MHD扰动的阵发特性。03年至今,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被引用超过200篇次,其中第一作者文章被引用100余篇次(他引70余篇次),是两本国际会议论文集的主编,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NSF)的2009年度早期成就奖(NSF Early Career Award),以及国际纯粹及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年轻科学家奖。
Magnetic reconnection;solar radio bursts;solar eruption;coronal streamer;particle acceleration
项目执行期间,双方在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研究方面,首次在空间中观测到磁岛并合现象,并找到与该过程关联的射电信号,为重联磁岛并合可有效加速电子的理论提供了观测依据;首次报道了II型射电暴的隆起谱形和断谱特征,由此提出可用来诊断II型暴源区物理性质的新思路,并提出冕流结构在日冕激波电子加速和II型射电暴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May 17 2012 GLE事件的研究,验证了作者在早期对GLE事件提出双生CME观点。2010年至今,已合作发表4篇SCI论文,其中在ApJ发表两篇,在PRX和SolPhys.各发表一篇。另外,还有2篇论文已被ApJ接受发表。另有3篇工作正在准备投稿。有关工作综述在《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空间物理学进展(书)》、《科学通报》(邀请综述)发表或即将发表。在人才培养方面,2012年初派出博士研究生孔祥良赴美联合培养一年,已在太阳耀斑爆发过程中粒子在终止激波上加速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双方还共同指导和培养多名山东大学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