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卡拉纪(635~542Ma)是新元古代全球大规模末次冰期(Marinoan)结束后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一段重要的地质时期,伴随着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多细胞的宏观后生动植物普遍出现并多样化发展,为寒武纪动物的演化辐射奠定了生态基础。本项目拟重点采集研究近年来发现并研究的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云南东部"江川生物群"的宏体化石,重新对比以往研究的安徽休宁"蓝田生物群"、湖北秭归"庙河生物群"和湖南桃源"武陵山生物群"等。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集成最新研究进展,综合记录华南伊迪卡拉纪地层中的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进一步确定这些形态多样化的宏体化石的生物学属性及其系统发生关系,为追溯早期多细胞生物的起源提供化石依据,探讨其与国外伊迪卡拉型生物群的对比关系;分析宏体化石在这一时期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和阶段性,并据此提出华南伊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序列。
Ediacaran;Wenghui biota;Jiangchuan biota;evolution of macrofossils;division of biostratigraphy
本课题发现的独特的八辐射动物化石——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新记录被推断为原始的栉水母动物, 在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和南澳大利亚伊迪卡拉生物群产地均有发现, 不仅为相关地层的国际对比架起了桥梁, 而且将栉水母动物的最早化石记录推前了大约30 Ma, 并可能重塑动物系统树, 为破解早期动物演化之谜提供了化石方面的新证据, 也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基本吻合。 本课题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好丰富的被确认为藻类的碳膜化石——革辛娜藻Gesinella,具有完整的须状固着构造。这一须状构造的形态和大小与广为分布的伊迪卡拉纪圆盘状印痕化石Hiemalora非常相似。陡山沱组的这一类碳膜化石同时保存有明显巨大的形同藻类的叶片和固着器,为研究伊迪卡拉生物群的底栖印痕化石提供了新的认识盘状的Hiemalora可能是多细胞藻类的固着器官,而不一定是最初解释的似水母动物或其它叶状体生物的固着构造。 本课题在云南东部的伊迪卡拉系—寒武系之交新发现了更为丰富的宏体藻类化石、遗迹化石和伊迪卡拉生物群的疑似后生动物化石等(江川生物群),以及大量以条带状 Shaanxilithes为代表的宏体化石层。相关剖面自下而上从灯影组至磷矿沉积层(中谊村段)出露有连续的宏体化石记录,重点研究后可以细分伊迪卡拉系顶部灯影峡阶的化石带,并与底寒武统的晋宁阶、梅树村阶对接,具备作为标准层型剖面的较大潜力,为伊迪卡拉纪末期年代地层单位的建阶分层、对比及确立层型剖面,并与寒武纪最早期年代地层的界线划分提供更为理想的标准。 华南黔东北地区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中产出丰富多样的海相底栖宏体化石组合,其中包含两个新属种Kullingia rotadiscopsis sp. nov. 和 Eoaequorea xingi gen. & sp. nov.。新类别具有保存清晰规则的碳质同心环纹和辐射状纹饰,形态上相似于国外广泛分布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的伊迪卡拉纪典型的圆盘状印痕化石,近年来多数被解释为不明亲缘底栖生物的圆形固着痕迹或抓痕及圆环状扫痕等。华南陡山沱组碳质压膜保存的圆盘状宏体化石则更可能属于多细胞动物的实体化石,显然不支持国际上对类似印痕化石的功能性解释,本课题的研究赞同将华南化石归属为可能最早的浮游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