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 项目名称: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2057
  • 申请代码:D02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渠洪杰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侏罗纪时期,华北北缘经历了强烈的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构造体制发生重大改革,并形成诸多陆相盆地。盆地内不仅保存大量的火山物质,而且接受了厚层的碎屑沉积。岩石圈的深部和浅部地质作用过程被盆地充填物忠实地记录下来。北京西山盆地是华北北缘侏罗系保存和出露较为完整的地区,且处于东西向阴山-燕山构造带和北东向大兴安岭-太行山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本项目拟通过对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内碎屑沉积层和不整合面构造的分析,并结合区域同时期沉积盆地的发育特点(1)恢复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不同时空的沉积作用类型、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过程;(2)通过碎屑成分统计、重矿物分析、沉积地球化学和古水流恢复,示踪盆地物源和古盆山格局;(3)对构造-事件沉积砾岩、构造不整合面和盆缘变形构造的分析,结合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和物源恢复结果,反演区域构造运动学属性及相邻构造带剥露过程,探讨盆山系统演化的动力学背景和深、浅部地质作用的相关性。

结论摘要:

3年来,本项目按获得批准的申请书和计划书完成了野外勘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发表了相关论文,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宣传成果,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主要进展有(1)系统分析了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的基本年代学格架和重要构造界面特征,以及两者的构造意义。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沉积不早于188Ma,主体在168.2-136.5Ma之间发育。168.2Ma开始以南大岭组玄武岩喷发和上、下窑坡组湖泊沉积为主,是盆地发育的第一阶段;约151Ma左右,尤其是148.3Ma-140Ma之间,或以龙门组砾岩沉积以来,盆地充填以髫髻山组-土城子组安山岩和砂砾岩为主,北东向控盆构造雏形形成,140Ma-136.5Ma期间的北西南东向挤压使第二期盆地发育结束;136.5Ma以来,尤其是122.6Ma以来北京地区的沉积盆地主体发育在现今平原区,而北京西山侏罗系成为白垩纪以来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之一。(2)对侏罗纪盆地的改造取得了进展对北京西山及平原区钻孔白垩系的研究表明,自122.6Ma以来,平原区处于伸展的构造环境,控盆断裂走向北东,盆地内接受了厚层火山岩和碎屑岩沉积,西山地区的侏罗纪盆地遭受破坏,并成为白垩纪盆地的主要物源之一。(3)对盆地演化的构造意义进行了分析晚中生代期间,北京及其华北东部、乃至扬子北缘一带的古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侏罗纪时期东高西低,白垩纪以来则西高东低,构造地貌的变化反映了动力学背景的改变,即中侏罗世末(龙门组沉积前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在浅部地表得以响应,早白垩世以来则显示出东部动力来源的主控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 著作 1
渠洪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