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沉积盆地。对是否发生海水侵入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发现了确凿证据,对松辽盆地的海侵和湖泊咸化提出了解释。首次在嫩江组下部发现较多的有孔虫化石。其中浮游类型不仅指示沉积时代为Coniacian晚期至Santonian早期,而且为湖海沟通事件提供了直接证据。浮游植物研究也显示当时湖泊咸化。嫩江组下部黑色页岩氢指数为619 mgHC?g-1TOC, 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37%,I型藻类来源和III型干酪根,姥鲛烷/植烷C29 5α,14α,17α(H)豆甾烷20R/(20R + 20S) 比率较低,烷烃n-C23值最高。油页岩中大量伽马蜡烷和较高Sr/Ba比可能指示高盐度水体。依据生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等证据对湖泊环境的初步分析表明,Coniacian晚期至Santonian早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湖侵,形成以深湖为主的湖泊环境。当时湖泊盐度增高,伴随有海水间歇式侵入。这是松辽盆地”湖海沟通”事件发生的主要时期。该事件与全球高海平面时期一致,并可能与第3期海洋缺氧事件(OAE-3)相关。与全球海洋缺氧事件同时的湖泊缺氧可能影响了松辽盆地有机碳的埋藏。
英文主题词Cretaceous, Songliao Basin, seawater influx, foraminifera, biotic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