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在申请人前期多年的对我国蛔虫分子遗传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拟采用多对微卫星筛选技术并结合数据分析,对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的分子遗传变异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23对常染色体微卫星引物,对我国6个省人蛔虫和猪蛔虫共有的基因型G2型蛔虫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和分析;2、采用贝叶斯聚类分析,对我国G1、G2和G3型人蛔虫和猪蛔虫杂交个体发生频率进行研究;3、采用7对性染色体微卫星引物,对来自单一雌性人蛔虫或猪蛔虫的子一代进行父系遗传信息筛选,以了解蛔虫雌虫是否多次与不同雄性个体交配受精;4、在上述内容完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对我国蛔虫种群ITS-1和线粒体两个标记物cox1和nad1筛选资料,对我国蛔虫种群遗传结构和变异做较完整的描述,并对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分化起源等相互关系做初步探讨。
Ascaris lumbricoides;Asaris suum;microsatellite;mitochondrion;phylogeography
本项目是在我们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对微卫星标记并结合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的分子遗传变异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蛔虫的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了新的科研依据和理论指导。本项目研究按计划进行,总体进展顺利,完成了研究内容,达到了研究目标,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确定的研究成果1. 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共有基因型G2型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和分析; 2.我国人蛔虫和猪蛔虫交叉感染和杂交个体发生频率及其地理、宿主和基因型分布,分布的流行病学意义; 3.猪蛔虫交配方式的研究(存在一妻多夫形式);4. 采用分子谱系地理学分析方法,对我国蛔虫种群线粒体遗传结构和变异做了新的分析。至2012年底项目结题为止,主要研究结果均以论文形式发表,其中1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其余4篇发表在SCI收录国际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