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如何取河套灌区农业节水转换"机会增益"之有余,补"节水节不了费"的"节费陷阱"之不足是本申请研究的总目标,同时也是本申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注节费陷阱指灌溉水价"小步快跑"式上涨,致使农民节水节支赶不上水价上涨增支;机会增益指把一定节约出的农业余水转入工业或其他用途后所增加的利益]。根据我们的调研,河套灌区农民反映"节水节不了费"的情况,不仅是客观事实,而且确实是因为农业灌溉用水6年3涨价的"小步快跑"式水价政策所致。河套灌区农民还抱怨"啥都在补,水费不补"。据我们观察,享誉颇广,影响较大,"农业节水,工业买单"河套灌区农业节水转换模式正在演变成"渠系节水,工业买单;田间节水,没人买单",如此狭隘的节水模式,称其为渠系节水转换似更合适。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出乎诸多农业节水理论的意料,也有悖于黄河农业节水转换试点的初衷。成因何在?如何解决?亟待新的理论探索与政策研究。
water-saving system;water-saving policies;Inevitable Choice;Test criterion;Scenario simulation
河套灌区是我国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全国首个省级试点灌区。其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论是经验亦或是教训皆十分难得且弥足珍贵。客观说,该地区的节水实践不仅丰富多彩,且颇富创新特色。曾被盛赞为代表了中国水权制度的最高演进水平,指引了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农业节水实践的不断深入,出乎既有节水理论与政策意料之外的一些政策执行困窘暴露了。最为尴尬的是河套农民普遍反映“节水节不了费”。大多农民用水协会水费收缴都遭遇过乡邻的冷遇,更有为水费收缴对簿公堂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悖谬?本项目从节水理论与政策的层面给出了系统的阐释,并藉此形成了一种迥异于既往节水理论与政策的新学说体系。新学说体系的要旨是一个地区、一个流域选择什么样的节水制度与政策,是由全流域的历史与现实决定的。正如黄河流域“挑战—应战”的历史与当今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挑战—应战”新现实,决定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五个必然选择一样,任何地区、任何流域的节水制度与政策选择同样都无以回避节水路线、节水方针、节水政策、节水策略、节水方式的五个必然选择问题。这五个必然选择具有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内在统一性,也具有节水制度与政策选择的普遍性。新的学说体系同时还给出了检验节水制度与政策选择优劣的判据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的节水制度与政策选择,若在实践中执行起来如行云流水,顺乎自然,做到水利万物而不争,就说明其节水制度与政策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完全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反之,执行起来若阻力重重,处处冷遇,则一定是五个必然选择当中的某个、某几个或全部五个选择出了问题。这一新的学说体系及检验判据的形成,主要根据的是大量实地调研,特别是两个情景模拟实验事实而得出的,是实事求是的。但由于调研事实和情景模拟实验事实与许多既有节水理论、制度与政策主张相悖或不符,致使课题组应否、能否公开这一新的学说体系成了巨大难题,特别是涉及到已在实施或将要实施的重大水利制度改革与政策。公开与否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研究问题,而是一个政治性敏感、利害性复杂、关联性错综的社会问题了,慎重起见,仅以结题报告内呈上报,并在此自请项目负责人了无公开成果之罪。具体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与创新有四提出了机会用水的新理念;农业节水的新算法;循环用水的新思路;民生水利的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