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剧烈耕地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冲突,引入结构主义地理学"关注社会正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人对空间和大地的经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以"价值的感知和分配"为切入点,选择城市化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某城市圈,以及不同类型生态退耕的贵州山区(还林)、青海三江源区(还草)和洞庭湖区(还湖),对耕地转换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耕地转换增值的流向和分配、各方对耕地转换价值的感知、决定耕地转换价值及其分配的因素,以及化解耕地利用冲突的途径。本项目抓住土地变化中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体制安排、社会心理、利益冲突等问题展开研究,力图为治本之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引入当代西方地理学已成潮流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提供与国际接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范例。
Cropland conversion;Conflict of interests;Social justice;Human perception;Conflict resolution
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向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剧烈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冲突,引入当代西方地理学“关注社会正义”和“人对空间和大地的经验”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以“价值的感知和分配”为切入点,选择不同尺度(全国及分省、中流域、城市、村镇、地方等)区域,评估了耕地转换的生态服务价值、经济效率和环境影响,调查了农户对耕地转换价值的感知,揭示了决定耕地转换价值及其分配的因素,提出了化解耕地利用冲突的途径和对策。退耕还林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增加,增值部分高于退耕的财政成本,农户在其中获得的收益在40%~80%之间;影响农户耕地价值感知的因素有现实耕地生产条件、生态恢复项目经历、农户与外界沟通的机会、农户的地位与责任、耕作在农户家庭生计中的地位、农户对目前耕作生活的满意程度、农户对耕作的主观重视程度、农户开辟新生产途径的主观意愿等;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因素包括户主年龄、耕地种植收入、家庭总收入、行政动员等;生态恢复政策需从循序渐进、灵活多样、发挥农业与农村多功能性、生态恢复效益宣传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户对耕地征用为建设用的感知主要受耕地数量、区位条件、耕地开发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建设用地扩张仍是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但中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仍较低,多数省份的要素投入平均综合效率也较低;单位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总体呈扩大趋势;建设用地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比例在经济较发达省份较大,而不发达省份较小;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仍然是影响能源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财政分权与土地制度缺陷耦合,是造成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低效利用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实施城市用地扩张管理政策、改革国有土地出让方式和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研究过程中发现,土地利用和农业的多功能性、耕地保护的底线、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等都与耕地转换价值的感知与分配有关,也进行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案例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本项目研究了土地变化中的社会关系、体制安排、社会心理、利益冲突等深层次问题,可为治本之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引入当代西方地理学已成潮流的重要思想和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