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南海南部中生界构造与中(新)特提斯域东延研究
  • 项目名称:南海南部中生界构造与中(新)特提斯域东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6029
  • 申请代码:D06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刘海龄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通过对南沙海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确认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存在及其时空分布范围,以构造分析为主线,以去变形和去构造层为关键环节,运用构造筛选法重建中生代(以中生代的为主,兼顾前中生代的)海相地层的构造样式,确定变形序次和关键构造变革期、阐明变形机制、恢复变形过程,结合研究区周边陆区地质及现有和将补测的古地磁资料,确认研究区中生界所处岩石圈的性质、相对于古板块构造的位置,推断古板块大地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分析其与周边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关系,确定特提斯域是否东延到研究区,为南海地区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和开拓南海南部油气资源勘探新领域提供技术基础资料。

结论摘要:

按照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的项目任务书(40976029)的计划,全面收集、整理了与研究区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重磁震)、钻井、拖网、古地磁、古生物等资料,实地采集了南沙北面围区海南岛关键地块的古地磁样品,进行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关键地球物理剖面资料的精细解释,实测了新采集标本的古地磁参数,分析了南沙围区关键地块的古纬度变迁特征,结合岩相古地理资料,进行了南沙中部南薇-安渡地块中生代海相地层对比分析、中生代海相地层断裂-褶皱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中生代残余型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其与区域大地构造的关系。取得了两点主要成果①南沙中生代海相残余型盆地的结构构造及分布特征恢复了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在中生代时期的构造形态,将研究区由北往南划分为三个基本构造单元康泰-永暑-郑和强烈挤压褶皱带,南薇-安渡-仙宾中生代中弱挤压褶皱区和南沙海槽-西北巴拉望新生代沉降区;对研究区不同位置中生代时期褶皱构造特征进行对比,总结出研究区总体构造特征为南北分带,东西分块;初步圈定了研究区中生代残余盆地的分布范围,确定了三个中生代残余型盆地古南薇北康盆地,古永暑郑和盆地和古礼乐盆地。②南沙至珠江口盆地中生代中晚期大地构造格局基本特征地震剖面的解释发现了南海北缘和南缘礼乐地块的地震剖面中的中生代地层褶皱—冲断构造,冲断推覆方向在南海北部陆缘为由南向北,在南缘礼乐地块北坡为由北向南,据此推断,研究区在中生代先后经历了洋—陆俯冲活动、陆—陆碰撞造山运动及中生代晚期开始的造山带的塌陷,提出了南海地区中生代中期“古双峰-笔架俯冲海沟”和中生代晚期“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概念。结合南海及邻区的地层、重磁资料,运用大地构造分析的方法,将南沙至珠江口盆地中生代中晚期大地构造格局重建为由北向南依次为陆相的粤南弧后区、东沙火山弧、潮汕弧前盆地、古双峰—笔架俯冲带、古礼乐北海盆(古特提斯在中生代的残留洋盆)、礼乐地块、古南海(中特提斯)等。先后发表了相关研究论著共13篇(部),其中SCI及EI收录论文4篇,SciVerse Scopus-cited收录论文1篇,核心论文3篇(其中1篇投稿中),专著2部(其中1部出版中),会议论文3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5
  • 0
  • 0
  • 0
刘海龄的项目
期刊论文 7 会议论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