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和解剖学方法,结合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对我国近海骨螺总科的动物进行系统分类学研究,完善我国骨螺总科的分类系统,揭示其科、属、种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修订同物异名和错误种名,澄清一些混淆种,并发现一些新种,搞清其种群数量、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学特点等。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骨螺总科(Muricacea)是软体动物、腹足纲中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总科,我国的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是海洋动物区系分类中重要的软体动物类群之一,在系统演化和分类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项目利用形态学分类和解剖学分类方法,并辅以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比较,对中国科学院海洋海洋生物标本馆的馆藏标本和补充采集的中国近海骨螺总科标本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分类学研究,对一些外部形态有变异和外形近似的混淆种及疑难种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对科、属、种之间的外部形态和内部齿舌等特征进行观察比较,通过3年的研究分类,共鉴定出我国沿海骨螺总科动物148种,隶属于3科、隶属于3科、7亚科、38属。其中4个新种,39个中国新记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完善了我国沿海骨螺总科的分类系统,揭示了种、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修订了同物异名和错误种名,澄清了一些混淆种。摸清了我国沿海骨螺总科的物种数量、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学特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贝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