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采集了亚洲蝮属标本120条,包含全部中国物种。基于线粒体cyt b, ND4,CO1和核基因c-mos序列进行了种群遗传学和亲缘地理学分析。亚洲蝮属分为三枝A枝包含短尾蝮G. brevicaudus、 日本蝮G. blomhoffii和乌苏里蝮G. ussuriensis;B枝包含庙岛蝮G. lijianlii、蛇岛蝮G. shedaoensis、岩栖蝮G. saxatilis、中介蝮G. intermedius、哈里斯蝮G. haly;C枝为亚洲蝮属高类群高原蝮G. strauchi、秦岭蝮G. qinlingensis、六盘山蝮G. liupanensis、雪山蝮G. monticola。亚洲蝮属的共同祖先起源于15百万年前,物种分歧时间在7-9.8百万年之间。青藏高原抬升到目前的高度时,亚洲蝮属的物种形成已经完成。分类学结论自秦岭蝮、六盘山蝮、雪山蝮被首次描述以来,他们的有效就一直存在争议。本项目的结果支持它们都是有效物种。这是本课题计划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另采自甘肃南部的标本从分子和形态上看,应为亚洲蝮属新种。待获得更多标本后进一步研究,另文发表。
英文主题词Gloydius; phylogeography; taxonomy; Spe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