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遥感与GIS支持的东亚飞蝗发生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
  • 项目名称:遥感与GIS支持的东亚飞蝗发生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371081
  • 申请代码:D0106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4-01-01-2006-12-31
  • 项目负责人:倪绍祥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03
中文摘要:

以河北省东部渤海湾沿岸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测定及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并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反演,获取研究区东亚飞蝗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影响因子的时空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基于此数据库,借助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及GIS技术,研究东亚飞蝗发生与自然和人为影响因子的关系机理,尤其是飞蝗灾变发生量和发生期的阈值,并建立飞蝗与各种影响因子关系的单因子关系机理模型。然后,通过对单因子关系机理模型的集成,构建飞蝗发生的综合预测模型,主要包括发生量预测模型和发生期预测模型。研究成果不仅可在东亚飞蝗发生机理研究上有所突破,而且将为东亚飞蝗预测预报及相关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结论摘要:

以河北省黄骅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实地调查资料和通过遥感影像反演,对东亚飞蝗发生与气候、植被、土壤等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东亚飞蝗发生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时空数据库;基本阐明了飞蝗发生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飞蝗的发生量和发生期与特征性气候指标的关系,找出了影响飞蝗发生的关键气候因子,建立了可模拟飞蝗发生等级的模拟模型;建立了分别基于芦苇叶面积指数(LAI)和遥感植被指数(RDVI)的飞蝗发生面积预测模型以及反映飞蝗危害程度的虫害光谱指数(DSI)模型;发现了反演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敏感遥感波段,提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壤旱情指数(TVDI),并建立了对飞蝗发生监测有实用意义的、基于ASTER影像数据的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的监测模型;建立了研究区飞蝗生境分类系统,完成了基于TM影像数据的研究区飞蝗生境分类;构建了基于TM影像数据的飞蝗密度指数(LDI)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连续MODIS影像数据的时间滤波对飞蝗危害状况进行监测的方法;构建了可对飞蝗适宜发生地进行预测的飞蝗生境评价信息系统。研究成果为东亚飞蝗发生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可为其它种类蝗虫的研究借鉴。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31
  • 2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9 会议论文 4 著作 1
倪绍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