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以青藏高原北缘苦海(豆错)湖泊岩芯为研究基础,用AMS 14C、210Pb、137Cs等手段建立全新世年代学框架,根据粘土矿物学、孢粉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数据建立气候-环境指标体系,通过这些指标变化的研究,重建该区气候环境历史;对比周边及全球全新世记录,探讨高原北缘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与机制;结合季风边缘区西部高原地理条件,理解季风边缘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复杂性形成的原因,将研究区记录与季风区、西风区及季风边缘地区其它记录比较,探讨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的过程与机制,认识季风边缘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模式,认识我国高寒区气候-环境演化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影响。粘土矿物、孢粉等记录的全新世的温度、湿度、地表风化和剥蚀和植被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预测未来我国西部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同时为我国高寒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和治理、特别是预防高原土地和牧场的沙漠化提供科学依据。
Qinghai-Tibet Plateau;Kuhai Basin;Gonghe Basin;Clay minerals;Climate Change
本项目的研究以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苦海盆地和共和盆地全新世钻孔沉积柱中的粘土矿物为主要的反映气候环境变化的指标,以14C年代建立末次冰期和全新世年代学框架,探讨了粘土矿物在区域背景下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研究发现,高分辨率(<100a)的粘土矿物和其它气候环境变化的指标(孢粉、粒度、地球化学指标)一样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但粘土矿物与生物组分的孢粉反映的气候环境具有一定时间的相位差,这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综合对比发现,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并没有固定的气候环境变化模式。本项目还总结了粘土矿物在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影响粘土矿物形成及其丰度的因素。 本项目已发表核心文章2篇,三篇已改回到期刊等待录用通知(2篇核心刊物,一篇sci刊物),一篇已投出(sci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