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通过高分辨率多波束数据,并结合多道地震数据以及钻井、柱状样方面的资料,对珠江口外海底峡谷进行构造地貌、沉积充填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分析包括研究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和层序地层学特征、陆上河流、海平面变化和洋流活动等对峡谷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珠江口外海底峡谷的形成受到新生代构造作用的控制。中新世以来,白云凹陷开始发生强烈的沉降作用,变为陆坡盆地,研究区陆架-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格局开始形成,陆架坡折带北迁至白云凹陷北侧。21Ma以来海平面的多次下降至陆架坡折带附近,陆架出露,古珠江可以直接穿越陆架到达坡折带,并向下陆坡及深水盆地倾泻物质,从而开始了珠江口外峡谷及冲沟群的发育。研究区发育的NNW-NW向断裂控制了部分水道的展布。北侧陆坡区大量发育的冲沟是陆源物质向下陆坡及深水盆地输送的主要通道,而非峡谷在西北侧的头部。海底峡谷中下段主要依托于白云凹陷古地形发育,长期处于堆积状态,接受了经由峡谷/冲沟输送的绝大部分物质。课题同时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的台湾浅滩南海底峡谷进行了研究,以对其与珠江口外海底峡谷的地貌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比较。
英文主题词Off Pearl River Mouth Canyon, Morphotectonics, Sedimentation, Controlling factors, South China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