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南沿海具有代表性的闽江口潮汐湿地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土著种芦苇、咸草、藨草及入侵种互花米草湿地在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及落潮后3个阶段甲烷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地增加了被入侵湿地的甲烷通量,涨落潮过程中排放大气环境的甲烷通量明显低于涨潮前和落潮后,涨潮前和落潮后2个阶段的甲烷通量无显著性差异;原位模拟硫酸酸雨沉降试验表明SO42?酸沉降对于河口潮汐盐沼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基本无抑制作用,室内添加SO42?厌氧培养试验显示SO42?添加对湿地土壤甲烷产生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闽江口区最大的鳝鱼滩潮汐湿地无论是近潮沟区还是远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土壤TOC、DOC、TN和TP含量十分接近,且均大于藨草下土壤TOC、DOC和TN含量,DOC、TN、TP含量与土壤粘粒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盐度与NH4+?N为正相关关系,与NO3??N为负相关关系,滩涂养殖场、水稻田和池塘养殖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比邻近的芦苇潮汐湿地低。成果填补了我国沿海河口潮汐湿地不同潮汐阶段甲烷排放通量数据的空白,为编制我国沿海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清单提供了科学数据。
英文主题词Tidal wetlands; methane fluxes; simulated sulfate deposition; soil CN P; Min River est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