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需求偏好和制约因素,并据此评估消费者态度在政策设计与选择中的作用机制和政策效果。研究目标是为落实《食品安全法》中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完善有关法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项目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把博弈理论引入消费需求模型构建中,使得需求反应在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中的作用机制更加清晰;二、从理论上提出并证实真实市场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消费者表达意愿与实际支付意愿偏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实证研究获得更加准确的支付意愿提供了可能;三、把监督机制设计引入理论与实证模型,为政策干预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及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四、把信息干预引入传统的联合选择实验方法中(或CBC方法),拓展了该方法在研究消费者意愿时的运用空间与灵活性。本项目预期研究结果对我国食品相关企业的科学决策,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政策的科学制定具有现实的和时效的意义。
Food traceability;consumer preference;asymmetric information;choice experiment;policy design
频繁发生的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使得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对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与零售的可追溯系统成了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该项目试图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我国城市居民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需求偏好和制约因素,并评估监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要内容有三方面(1)在不对称信息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2)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形成机制;(3)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如何受监督机制和个体特征的约束。至今我们共发表了4篇SSCI/SCI、1篇中文核心、4篇国际学术会议文章,并有3篇论文在起草或评审中。现简述重要成果如下(1)理论上,建立了包括监督机构、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三方的博弈分析模型。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会受到监管机制是否存在及其严厉程度的影响,而同时这种影响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的建立为本项目实证部分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信息不对称市场条件下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分析中。(2)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选择偏好在不同食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加工程度不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是主要原因。对于蔬菜、水果、鲜肉这类加工程度较低的食品,消费者倾向于通过外观与购买场所来判断其安全;对于牛奶、果汁这类加工程度较高的食品则倾向于通过品牌、价格来判断。这意味着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应充分考虑目标产品的属性差异。此外,我国现有的各类有关食品安全的认证(如绿色、有机等)并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意味着当前认证体系的低效或无效。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证管理势在必行。(3)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有较高的支付愿意,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对可追溯的食品的支付意愿显著为正,其中牛奶最高,食用油次之,猪肉最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的信息越充分,其可支付意愿越高。因此,在企业生产与政策安全监管中,提高食品生产的透明度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的信心。(4)监管对消费者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愿意有显著正的影响。我们以不同认证机构认证的可追溯食品为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性牛奶的支付意愿与监管认证主体显著相关,对政府提供的认证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独立认证公司,行业认证最低。但是,随着人均收入以及知识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独立认证公司提供的认证的接受与支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