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藏猪稀有遗传资源评价模型建立及优先保护顺序评估
  • 项目名称:藏猪稀有遗传资源评价模型建立及优先保护顺序评估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1101682
  • 申请代码:C17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赵生国
  • 依托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猪种,在高寒、低氧的特殊生境下经过几千年驯化造就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宝库。由于近年藏猪遗传资源受外来猪种排挤和杂交导致基因流失而开展本项研究。本研究拟采用藏猪mtDNA作为分子标记,分别通过SNPs和系统进化分析阐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和遗传资源分布规律,揭示藏猪母系起源、驯化历程和系统发生关系;重点根据mtDNA D环SNPs信息、稀有单倍型对总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率及母系进化关系,尝试建立遗传变异综合模型及遗传差异和遗传贡献率双模型,并结合已经广泛应用的遗传贡献率模型对藏猪稀有遗传资源优先保护顺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单倍型稀有性最强和具备稀有母系起源的优先保护群体,为确保藏猪遗传资源保护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合理配置、以最小代价获得最佳保护效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结论摘要:

藏猪是青藏高原特有猪种,在高寒、低氧的特殊生境下经过几千年驯化造就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宝库,近年藏猪遗传资源受外来猪种排挤和杂交导致基因流失。项目采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对藏猪遗传资源进行了研究与保护评价。研究表明瓶颈效应、人工选择、引入猪种入侵共同导致了藏猪遗传多样性流失。项目构建了遗传变异综合模型Fz= 0.713F1+0.287F2(F1=0.328ZX1+ 0.667ZX2+0.668ZX3;F2=0.945ZX1-0.234ZX2-0.232ZX3)、遗传贡献率模型 CRT (k) =(RT(K)- RT(平均))/ RT和选育猪种入侵模型h= Sc/S×100%。遗传变异综合模型评价表明在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和青海的11个藏猪群体,综合遗传多样性集中在合作、昌都、玛曲、山南和阿坝等五个群体中,应尽可能建立保护区,防止外来猪种入侵及数量减少,其他6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需要与其他藏猪群体进行交流,并防止近亲交配;遗传贡献率模型评价表明合作、甘孜、迪庆、林芝、玛曲、昌都等藏猪对藏猪遗传变异贡献为正效应,藏猪的遗传变异主要集中在这六个群体;以上六个群体中除昌都群体外,其他五个群体对遗传独特性贡献为正效应及整体遗传贡献率均为正效应;引入猪种侵蚀模型评估表明藏猪的甘孜、林芝、日喀则、碌曲、青海、玛曲、山南、昌都、合作、迪庆、阿坝等群体受选育猪种影响依次增大,保护必要性依次降低。以上三个模型从不同角度评估了藏猪遗传资源优先保护的顺序,在具体研究和保护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保护目的参照相应的评估依据。为探索藏猪开发利用途径,根据藏猪遗传背景及其适应性,研究了藏猪与选育猪种在抗病性(腹泻)和耐低氧的遗传差异,揭示其中抗性相关基因在DNA水平与选育猪种(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存在显著差异。项目执行过程中,参与制定了《藏猪》国家品种中合作猪类群的具体内容,改进了传统DNA提取方法,并就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藏猪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依据,从而确保投入到藏猪遗传资源保护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实现合理配置,以最小代价获得最佳保护效果。并为挖掘藏猪种质资源、应用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赵生国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