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选择含有丰富油气藏的我国东部济阳坳陷、东濮盆地和辽河盆地下第三系及豫西济源盆地下侏罗统地层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湖泊相深水沉积中生物遗迹群落的组成、分布与埋藏学特征,典型深水型遗迹化石的个体形态、构造和生态习性特点,遗迹群落形成时沉积物底层的性质、水体性质、古气候、古温度、古盐度和古水深变化等沉积背景条件,以及不同沉积体系中生物遗迹群落的组成与分布的受控因素等;同时选择我国西部准葛尔盆地古生代深海沉积地层中的遗迹群落作对比研究,并参照国外深海遗迹相的研究成果,分析深湖与深海沉积中生物遗迹群落在个体与组合特征及其形成时古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深湖遗迹相模式。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上将会填补目前世界上陆相遗迹相中缺少深湖遗迹相这一空白;同时在应用上,对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和深湖沉积中海侵沉积层的识别,以及油气勘探工作中生油层或隐蔽储集层的追寻都能提供重要的生物学证据。
本课题通过对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中遗迹化石及其宿主岩的系统分析,建立了 6种遗迹群落和3种遗迹相①Scoyenia Ichnofacies,产生于滨、浅湖沉积环境,包括Scoyenia,Planolites和Skolithos遗迹群落;②Mermia Ichnofacies,包括Mermoides遗迹群落,出现在浪基面以下的半深湖沉积环境;③Semirotundichnus Ichnofacies,是本课题新提出的一种遗迹相,发育在氧化还原界面以下的深湖沉积环境;④Macaronichnus遗迹群落,形成于三角洲平原低地浅水滩、三角洲前缘砂坝、浅湖中滩坝边缘及较深水湖浊积扇等砂质底层沉积环境。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沉积中发现遗迹化石31属37种,包括3个新遗迹属6个新遗迹种,其中深水型遗迹化石有11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海相地层中发现遗迹化石36属59种,包括1个新种,并建立了Cruziana,Skolithos,Psilonichnus和Scoyenia等4个遗迹相及6个遗迹组合。同时还进行了国内外海相和陆相沉积环境中遗迹相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