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技术变革等因素驱动的社会转型引发了技术创业和团队创业热潮,针对创业团队的研究日趋活跃,但对创业团队从何而来、组织形成中的创业团队决策机制等的研究仍很匮乏。本研究立足于新企业生成之前,采取动态跟踪与回顾调查相互验证、并以动态跟踪为主的研究设计,在澄清创业团队形成的理性过程与社会过程基础上,突出领导创业者与机会之间匹配关系的情境作用,挖掘不同情境诱发理性过程的可能性与程度大小;并进一步以创业过程学派的"要素-行为-绩效"模型为基础,依托组织理论、团队过程理论、决策理论等理论知识,挖掘创业团队构成嵌入创业行为层面作用于新企业绩效的机制,以及团队过程对该机制的约束作用。目的在于揭示创业团队形成规律,探索组织规范缺失条件下的团队决策方式,挖掘创业团队向新企业绩效转化的路径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创业实践的科学性,补充、强化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创业政策制定与创业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Entrepreneurial team;Entry strategy;Composition;Process;Innovativeness
基于创业团队不同于高管团队以及新技术企业特殊性的基本判断,本课题借鉴组织理论、团队过程理论以及决策理论等理论知识,针对创业团队结构、过程与进入战略关系、核心创业者角色和作用、创业团队独特性及其管理理论提炼等展开了调查与实证研究。借助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量化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和深度访谈等质化方法,证明了创业团队结构和过程之间彼此独立而不是相互依存、创业团队特征经由进入战略选择影响新技术企业绩效等基本结论。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国际合作与协同创新,联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机构开展了扎实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建设了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数据库、天津市科技创业企业数据库、中国高科技新企业创业团队调查数据库、创业企业访谈和案例数据库。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了创业团队到新技术企业绩效的两条转化路径进入战略创新性与核心创业者能力及领导方式。进入战略表现为企业将什么样的产品/服务通过什么样的交易结构推向市场,进入战略创新性是新技术企业进入战略产品/服务和交易结构两维度较产业内在位企业的新奇程度。进入战略创新性有助于提升新技术企业绩效,而创新性的进入战略是创业团队集体决策的结果,取决于其结构和过程特征。产业工作经验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合作式冲突氛围的创业团队更容易开发出面向顾客需求的创新性产品/服务,而职能背景差异更大、注重营造对抗式冲突氛围的创业团队则往往能设计出不同于产业内在位企业的市场交易结构将产品/服务推向市场。与针对高管团队的研究结论不同,本课题发现创业团队异质性并不必然导致冲突而有损于团队绩效,关键在于异质性的来源以及核心创业者的领导作用,并对核心创业者能力水平、心理特征等因素的作用方向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基于上述研究,课题研究提出了创业团队管理的CID模式,即“内聚力(Cohesion)——整合(Integration)——分配(Distribution)”模式,推动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与应用,识别到创业团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即基于结构和过程互动的创业团队决策过程框架,并对商业计划过程、社会网络建构、资源整合等关键决策和行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