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形和夏季的热力作用易引起高原强对流系统的活动,并影响着亚洲季风的大尺度环流。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青藏高原夏季常有低涡生成。它们一般在高原的西半部产生,消失于高原的东半部。其中也有些高原低涡会移出高原主体,使中国的广大地区产生暴雨、大暴雨,造成灾害性天气。本项目利用TRMM卫星多通道微波探测资料,结合静止卫星高频次的探测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提取高原低涡云系及东移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并分析其结构特征。项目将研究采用垂直极化量温差技术反演高原雪盖面附近的降水,结合环境物理量场建立高原低涡、MCSS东移与长江流域降水关系的数学物理模型。项目研究将提高对高原低涡和MCSS形成和东移机理的认识,有助于提高长江流域强降水的预报能力。
项目利用ISCCP的云信息资料和TRMM卫星多通道微波探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观测资料,提取出生成于青藏高原的对流系统,分析其云信息和降水等特征。项目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尺度对流系统生成源地表现为两个中心,对流系统对青藏高原东部及四川盆地降水贡献大,高原对流系统的生成、对应云特性和降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高原地区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与平原和海洋地区存在很大不同,影响降水日变化的机制比较复杂;青藏高原上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能否移出高原及移出高原后的移动方向和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关键区对流层中高层(200hPa)的引导气流密切相关;移出高原后对流系统得到增强发展,其各类云信息和降水结构在移出高原前后存在很大变化;青藏高原夏季对流系统生成的多少与同期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分布形势密切相关;夏季长江流域的天气尺度波是由高原东移小槽引起,而华南地区的天气尺度波则是由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波动的北移造成,二者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