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川西高原三个黄土-古土壤剖面利用地层学、土壤学、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在空间上建立该沉积序列的地层学联系,探讨川西与我国北方黄土的地层对比关系;研究川西和我国北方黄土中的古土壤以及南方红土在成壤过程、特征上的异同及其所反映的古环境变化的区域差异;建立该区以风化成壤事件为代表的古环境演化的时间序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识别在此期间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从理论上探讨该区环境事件与全球/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事件在时代和行为特征上的联系。该区与青藏高原紧密相临,印度洋西南季风是影响该区环境变化的重要环流系统。因此,本项目有望对该区早更新世晚期以来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以及印度洋西南季风演化的时代和行为特征从风化成壤的角度获得新的证据。
对川西甘孜寺、甘孜-A、金川马厂、炉霍四个黄土剖面通过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光释光测年获得了各自的时间标尺。本次测试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地区典型的风尘堆积形成于约1.15Ma B.P.以前。沉积学特征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区的风尘物质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冰水沉积。上述研究结果指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的环境状况大约在1.15Ma B.P.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干旱化程度以及高原冬季风的明显增强,而以上变化又与青藏高原在该时期的快速隆升密切相关。另外,我们对川西多个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粒度、孢粉、全铁/游历铁、钙结核碳氧同位素等多个指标的测试,建立了该区古环境演化过程的时间序列。同时,我们对四川双流的胜利和黄甲两个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并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孢粉分析。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网纹红土的母质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样形成于更新世中期。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红土剖面中的成都粘土及网纹红土层属于风成成因。孢粉分析说明更新世中期成都平原处于相对寒凉-温凉的气候条件下,而青藏高原在此时期的快速隆升以及冰冻圈范围的扩张可能是形成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