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壳聚糖-碳纳米管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 项目名称:壳聚糖-碳纳米管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20904030
  • 申请代码:B0403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孟令杰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碳纳米管(CNTs)作为目前最受关注的新型纳米材料,用于药物载体是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潜在应用。CNTs 容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表现出优异的载药能力,可以载带多肽/蛋白质、核酸和小分子药物等进入细胞,能提高药物进入细胞的效率。但是对于同时具有靶向分子和肿瘤治疗药物的多功能性CNTs基给药体系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尚刚刚起步,对于CNTs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在细胞中的代谢途径、CNTs基给药体系的药物动力学性能等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研究。本课题以制备能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输送和治疗的壳聚糖-碳纳米管基给药体系为目标,深入研究壳聚糖-碳纳米管载体的生物毒性及其在细胞中的代谢途径,系统研究其药物动力学性质,在细胞水平筛选合成的给药体系,评价其靶向性能和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推动基于碳纳米管的给药体系的研究。

结论摘要:

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具有良好的跨膜性和高的载药率,可以将基因或难溶性药物送入到细胞内部,是纳米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和研究热点。我们以廉价易得的天然多糖分子改性SWCNTs,构建靶向送药体系并研究以下关键问题1)影响SWCNTs进入细胞的因素;(2)SWCNTs进入细胞的机制;(3)载药率和响应性释药的控制;(4)改性SWCNTs在细胞内的分布、代谢和毒性;(5)改性SWCNTs在裸鼠等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毒性。研究结果表明,SWCNTs的长度直接影响其跨模型,经过截短后(<500 nm)才能进入到细胞内部。通过设计一种pH影响的荧光SWCNTs证明其进入细胞的机制是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过程,而且SWCNTs主要分布在细胞溶酶体内。适量(<100 ug/mL)的SWCNTs进入细胞后能在细胞内存在1周以上,但几乎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通过壳聚糖(CHI)等多糖包覆后,改性SWCNTs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高效负载抗肿瘤药物DOX(载药量>120%),而且DOX的释放具有pH响应特性,在血液(pH~7.4)中几乎不释放药物,而进入细胞溶酶体后(pH~5.5)能很好的释放DOX,具有理想的控释效果。壳聚糖上接入叶酸(FA)后对人宫颈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等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能高效的将DOX送入并杀死肿瘤细胞。将近红外荧光探针和靶向分子一起键接到SWCNTs上的壳聚糖表面,通过尾静脉注射到裸鼠体内,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表明改性的SWCNTs主要分布在肿瘤、心脏、肝和肾脏部位,对裸鼠体内的肿瘤有良好靶向作用,而且经过长时间循环后心脏、肝和肾脏部位的SWCNTs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泄掉,对肝、肾和脾等脏器没有明显毒性。因此,碳纳米管基靶向送药系统可望用作高效低毒的抗肿瘤送药系统。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孟令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