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豫西熊耳山地区古元古代钼成矿作用研究
  • 项目名称:豫西熊耳山地区古元古代钼成矿作用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2061
  • 申请代码:D020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姚军明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世界上绝大多数钼矿形成于中、新生代,前寒武纪钼矿屈指可数。东秦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钼矿带之一,其北缘熊耳山地区新发现目前中国最老的龙门店和寨凹两个古元古代钼矿床,为秦岭地区钼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然而,国内对于古元古代钼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条件和背景、成因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本项目拟系统解剖龙门店和寨凹两个古元古代钼矿床重点开展矿床地质研究,查明矿床与赋矿构造、地层和侵入体的关系;厘定矿区岩浆岩的时代、成因及其与钼矿床的关系;揭示成矿流体特征、性质及演化,示踪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运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与相关典型矿床对比,判定矿床类型;鉴别两个钼矿床的共性与差异,了解熊耳山地区古元古代钼成矿期次、强度,讨论成矿动力学背景,建立成矿模型。本项目可丰富钼成矿类型,促进钼成矿理论发展,拓宽勘查找矿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与潜在的经济价值。

结论摘要:

东秦岭拥有世界最大的钼矿带,其北缘的熊耳地体拥有许多重要的金、银铅锌和钼等多金属矿床,是碰撞体制成矿作用与流体作用研究的经典地区。本项目研究了熊耳地体的龙门店钼矿、寨凹钼矿和沙沟银铅锌矿床。利用铬云母Ar-Ar法对沙沟矿床进行了年龄测试(即将完成)。寨凹钼矿床的成矿年龄1 762±31 Ma,与熊耳群火山岩年龄(1.78~1.75 Ga)一致,该钼矿的形成显示华北南缘可能有与俯冲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为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成长提供了制约。该研究显示东秦岭钼矿带存在古元古代钼矿化事件,拓宽了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找矿思路。龙门店钼矿5件辉钼矿和4件黄铁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 853±36 Ma,黄铁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855 ±29 Ma。这一年龄与太华超群石墨-石榴石-矽线石片麻岩的变质年龄(1.87 ~ 1.84 G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该Re-Os 同位素年龄进一步证实与东、西部陆块拼合相关的构造热事件发生于~1.85 Ga;伴随华北克拉通与Columbia 超大陆的汇聚曾发生过金属成矿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2
  • 0
  • 0
  • 0
相关项目
姚军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