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的部分或全部是否属于中朝陆块以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是否东延至朝鲜半岛已成为研究东北亚构造演化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前寒武纪基底,古生代沉积层序、造山带变质演化和朝鲜半岛的“燕山期”构造转折的主要表现四个方面的对比研究和国际合作,将有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丰富陆陆碰撞和陆内造山等理论提供实例。
我们的研究有以下新认识和新发现 1,在京畿陆块西南部的宏城杂岩发现榴辉岩-超镁铁岩组合,围岩是花岗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具有6500-1000Ma的成岩年龄,~230Ma或~400Ma的变质年龄。可以说明有与苏鲁造山带或者秦岭造山带相似的岩石有限出露在朝鲜半岛。 2,朝鲜半岛的三个陆块,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变质基底,即主要陆壳的形成是在2500-2700Ma期间;古元古代岩石组合非常相似;并经历了1850-1900Ma的强烈的变质事件,有大量同期的花岗岩侵入;在古元古代晚期和中元古代早期,发育了非造山侵入岩浆岩组合,以及与华北辽东地区可对比的裂陷槽。 3,朝鲜半岛的古生代沉积盆地与华北有相同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特点,说明在古生代华北与朝鲜半岛可能同属同一个陆块。 4,林津江带和沃川带都不具备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变质特征,但是它们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形,有时代不明的变质岩,对它们的性质尚需进一步研究。由此提出地壳拆离-逆掩模式,即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带大致沿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分布,在俯冲过程中,扬子陆块的下地壳和中上地壳与深俯冲的岩石圈板片拆离,并仰冲逆掩到朝鲜半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