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太湖流域良渚古城与中全新世环境耦合系统研究
  • 项目名称:太湖流域良渚古城与中全新世环境耦合系统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071134
  • 申请代码:D01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戴雪荣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以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为契机,运用地貌学、沉积学、古地理学、第四纪年代学、环境考古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对太湖流域野外可行性论证和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良渚文化代表性遗址所处地貌环境调查分析,太湖上游东苕溪流域全新世多种沉积记录(古湖荡、泛滥平原、古河道等)的获取和沉积、14C年代、磁性参数、矿物、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孢粉)、地球化学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测试,探讨良渚古城与中全新世环境多因素耦合关系并加以集成。内容包括与地貌环境的耦合(人类适应性响应过程)、与气候-海面变化过程的耦合;与流域突发性地貌过程(如洪水)的耦合,与杭州湾风暴潮/海啸等过程的耦合,为重新认识中华早期文明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为我国古海岸与全球变化研究和长江三角洲人地系统综合研究增添新的内容,也为国际IHOPE计划的实施提供中国东部、长江下游地区不可多得的样本。

结论摘要:

这是基于太湖流域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提出的一个环境考古项目,旨在从地貌、第四纪学科角度探讨良渚古城与中全新世环境的耦合关系。内容包括与地貌环境的耦合,与气候—海面变化过程的耦合,与流域地貌(洪水)过程的耦合,与突发性风暴潮/海啸等灾害过程的耦合等。三年来,课题组在协作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开展了资料收集、遗址信息挖掘、高程测量、钻探采样等大量的调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室内开展了AMS 14C测年和磁性测量、粒度、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有孔虫等,获得了大量的实验分析测试数据,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以良渚古城北城墙为例和基于磁性参数、粒度、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元素等多指标物源追踪分析,城墙夯土层与垫土层和下伏生土层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而与邻近馒头山、黄泥山山体土(网纹红土)有关,并且特别指向其表层一定厚度范围内的风化表土。由此认为,良渚人修建城墙在取土方面是有选择的,是一种富含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粉质粘土资源。也代表良渚古城与地貌环境耦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野外对多个良渚文化遗址剖面的观察,遗迹大多被埋于杭嘉湖平原面之下,上覆厚约数米不等的黄粉土层,代表良渚文化末期(约4.3ka BP)所发生的一次大洪水事件。横向上不同剖面黄粉土层的粒度对比表明,平均粒径自西向东、自北而南逐渐变粗、厚度变厚,指向并非为来自东苕溪流域的洪水,而是海水倒灌。黄粉土的堆积也奠定了该地区的最后成陆。综合遗址剖面考古分层和钻孔地层,认为杭嘉湖平原全新世地层结构可以概括为“五位一体”,从上而下分别为现代耕作层、历史耕作层、黄粉土层(淤积层)、湖沼层(生土层)和砂砾层。 基于美人地、皋亭山附近两个钻孔的年代测试和有孔虫等分析,在埋深4m多的深度上都发现大量有孔虫,有孔虫丰度为36~503(平均286颗),个体小,种类少,代表性属种为毕克卷转虫(变种)Ammonia beccarii vars,兼有缝裂希望虫Elphidium magellanicum、奈良小上口虫Epistominella naraensis、优美花朵虫Florilus decorus、孔缝筛九字虫Cribrononion prisuturalisl等。由此证明,该地区在6.5ka BP时还是一片汪洋。这在空间上,与前人提出的“湖杭(太湖—杭州湾)大通道”基本吻合。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戴雪荣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