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地震灾害认知和响应行为的区域及地方差异- - 基于新近震例的实证研究
  • 项目名称:地震灾害认知和响应行为的区域及地方差异- - 基于新近震例的实证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971274
  • 申请代码:D01100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苏桂武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人类对灾害的认知/感知与响应/适应是当前灾害研究的前沿问题。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害再次表明人类特别是普通民众和地方社会认知与有效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是一个地区地震灾害脆弱性高低和防震减灾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之一。课题以历史地震活动背景、人文/社会/经济特点和新近震例的震级/震灾大小等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地震灾区为研究区(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未来1-2个其他特色震例的灾区),以灾区民众和代表性受灾社区为关注对象,借助问卷调查、访谈、人类学实地研究和文献/档案分析方法,考察人类认知和响应地震灾害的区域及地方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传承等之间的联系,完善人类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研究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发展地方性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手段和推动防震减灾专业技术体系的本地化建设,切实提高各地认知和有效响应地震灾害的水平,提供实证研究依据和典型应用示范。

结论摘要:

灾害认知与响应问题是当前灾害研究的前沿。课题以不同特色的新老地震灾区为依托(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的灾区),借助问卷调查和综合性的实地研究,对我国大陆民众与地方社会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现状、实况、特点及空间差异等,展开了系统的调查和初步的分析与减灾应用示范。主要进展与成果是(1)进一步完善了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的理论架构,理清了认知和响应两方面的测量维度和测量指标,发展了系列化的测量量表体系和实地研究方法体系。(2)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资料包括两大系列。其一为系统反映我国大陆普通民众、家庭、中小学生/教师/家长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现状与特点的问卷调查数据,调查涉及7省(市)25县市,收回有效问卷40000多份;建成了基于Epi-data和SPSS的标准化数据库。其二为详细反映中小学校(重点目标)和乡镇政府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实况与特点的综合实地研究数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访谈资料、统计数据、档案/文献等),涵盖典型受灾中小学校和典型受灾乡镇各十余个。(3)现有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民众和地方社会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整体水平普遍不理想,防震减灾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包括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性别差异、经济收入水平差异、宗教信仰影响差异和历史相似经历差异等。民众的震灾认知水平深刻地影响着其响应行为和态度,认知水平高则响应行为与态度更显积极合理,反之亦然;其中,相比于地震灾害理论知识,防震减灾实用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更大。(4)现有分析结果还表明不同地区间,人们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整体水平与能力有高有低,认知与响应的结构和群体差异,甚至认知途径上的特点亦不尽相同,是不同地区历史地震活动背景和人文/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综合作用结果。(5)针对为不同行为主体服务的目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防震减灾应用示范研究与开发为四川绵竹和青海玉树中小学生灾害教育服务的防灾减灾校本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开发,为四川绵竹和青海玉树普通民众服务的防灾减灾大众科普挂图的编制,以及为青海玉树当地政府服务的多主体联合地震应急预案和联合应急演习程序脚本的编写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1 会议论文 3 著作 1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3 专利 2
苏桂武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