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多发生于前列腺外周带,以往研究着重在对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研究,而我们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发现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中呈强势表达的CCND1和LMO2基因在前列腺癌基质细胞中也呈高表达,提示这些强势表达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好发于于外周带有关。现已证实CCND1和LMO2基因是Hedgehog (Hh) 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协同分子,同时Hh信号传导与前列腺癌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转移及上皮-基质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本课题以前列腺基质细胞为靶向,利用前列腺上皮细胞-活性基质细胞共培养模型,通过CCND1和LMO2表达质粒与siRNA干扰等技术,体内外实验探讨前列腺外周带活性基质细胞中CCND1和LMO2基因的超活性表达对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分化等生物学影响,以及与Hh信号转导通路中shh和Ptch1基因的相互调控关系,从而揭示前列腺癌好发于外周带的分子机制,并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
prostate cancer;transitional zone;peripheral zone;stroma;difference gene
项目是基于探索性、严谨而科学的预试验基础上,通过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基质细胞—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建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前列腺PZ和TZ基质细胞的基因差异CCND1和LMO2,利用改良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微孔共培养小室模型模拟PCa生物学状态,体内、体外研究前列腺基质细胞对上皮细胞的“真实的”调控及相关Hh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对前列腺上皮细胞BPH-1的生物学行为。 完成对PCa主要起源于前列腺PZ的带性发病差异机制,通过前列腺基质细胞为切入点,进一步揭示前列腺基质-上皮细胞中基因表达调控与前列腺癌(PCa)启动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以前列腺基质为靶向,PCa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指标。1. CCND1和LMO2原癌基因在正常人前列腺外周带(PZ)、移行带(TZ)、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各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PZ和PCa组织中呈现阳性表达,PCa表现高表达。提示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差异基因CCND1和LMO2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恶性进展有关。2. 利用前列腺McNeal “带性结构”划分指导分离定位,梯度离心法成功培养正常前列腺PZ和TZ基质细胞。3. 通过TGF-β1诱导正常前列腺PZ和TZ肌性化-肌成纤维细胞,即活性基质细胞,为研究肿瘤活性基质的功能奠定基础;4. 建立前列腺活性基质细胞-正常上皮细胞BPH-1共培养模型研究前列腺活性基质细胞CCND1和LMO2原癌基因表达的变化及相关Hedgehog (Hh)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对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BPH-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前列腺基质-上皮细胞中基因表达调控与PCa启动和发生、发展的关系。5. 成功构建前列腺上皮细胞—活性基质细胞共培养的体内动物模型。通过活性基质细胞与BPH-1上皮细胞共培养成瘤,外周带PZ活性基质细胞具有很强的刺激成瘤作用。 本课题发表相关标注本课题资助SCI论文两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本人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百人计划”,恩德思杰出青年医师奖。参加2012年美国男性学科国际学术会议并会议发言,2013年第20届全国泌尿外科年会,基础分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