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点源污染中多溴联苯醚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来源判别
  • 项目名称:点源污染中多溴联苯醚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来源判别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21177148
  • 申请代码:B0706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傅珊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多溴联苯醚作为新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录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但是以生产PBDEs和使用PBDEs为阻燃剂的工厂作为点源污染的认识刚刚起步,对污染源种类和污染特征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针对我国典型耐火材料行业、热电行业、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PBDEs的释放特性开展基础研究。在综合考虑工业组成、生产工艺和排放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采样点,采集废气、废水、废碴等样品,研究相关行业生产过程中PBDEs的排放特性。在深入调查点源污染周边地区环境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挑选出可以排除其它污染源的典型环境样品,分析环境样品中PBDEs 分布归趋,归纳PBDEs特征指纹谱图,初步建立PBDEs 污染源解析方法。进一步系统研究周边多种环境介质的污染分布状况,迁移规律和转化机制,并同时开展其在不同粒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表征研究,为评估污染源周边环境污染风险奠定基础。

结论摘要:

本课题在前期调研工作基础上,选取北京市高安屯垃圾焚烧厂工业区为研究对象,以其多种环境介质中PBDEs为研究目标,对垃圾焚烧厂产生的PBDEs污染、分布特征、其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以及PBDEs的潜在危害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垃圾焚烧厂附近大气中气相-颗粒物、土壤、植物根、茎、叶中皆检出42种PBDEs单体。大气(气相+颗粒物)、土壤、植物中,∑42PBDEs 的含量变化范围与均值(干重)分别为207~829 pg?m-3,522 pg?m-3;32.5~117ng?g-1,66.1 ng?g-1;1.71~34.4 ng?g-1,9.89 ng?g-1,PBDEs的污染相对国内外其它地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主成分分析结合浓度分布与垃圾焚烧厂距离的相关分析表明,垃圾焚烧厂是PBDEs的主要释放源。在气-粒中PBDEs的浓度具有冬季>夏季的特征;在不同植物中PBDEs的浓度变化表现为苘麻>苦苣>打碗>蒲公英>藜>苋菜>地肤>小藜>朝天>牵牛花;在同点位纵向空间上,PBDEs的总浓度具有土壤>根>茎>叶、总悬浮颗粒相>气相的特征;在横向空间上,以垃圾焚烧厂为中心,半径为5 km的范围内,研究介质中PBDEs的分布表现为离垃圾焚烧厂越远其浓度呈逐步降低的趋势。 PBDEs在多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显示,垃圾焚烧厂排放的PBDEs在气-粒间进行首次分配,处于暂时平衡,随即进入大气中扩散、漂移、沉降,在温度、蒸汽压、大气颗粒物浓度等因素作用下,气-粒分配失去平衡,高溴代在迁移、沉降过程中降解,其丰度降低,而低溴代丰度升高,迁移更远。同时,部分随颗粒物沉降后的PBDEs蓄积于土壤中,土壤中PBDEs作为根系吸收的“源”,通过植物代谢作用和蒸腾作用经根传导于茎再进入叶中,在此过程中,低溴代同类物的迁移能力大于高溴代同类物。叶中PBDEs除了来自茎的供给外,还来自于外部环境中如气态或携带PBDEs的颗粒在光合作用和范德华力作用下进入叶中。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垃圾焚烧厂附近及周边土壤、大气中PBDEs对当地居民终身致癌风险处于极低水平。而就植物苋菜而言,若长期大量食用,则可能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本研究在分析大气(PM2.5、PM10、TSP、PUF)、土壤、植物(根、茎、叶)等多介质中PBDEs迁移转化机理及各环境介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高灵敏度植物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傅珊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