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噪声暴露的人群虽无永久性阈移,却伴有耳鸣(24.5%)、听觉过敏(37.9%)等现象。预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制造了噪声暴露导致暂时性阈移而无毛细胞缺失的豚鼠模型,该模型中耳鸣及听觉过敏的发生率分别为41.7%、58.3%。提示该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噪声暴露引起的暂时性阈移有关,其机制不明。已知暂时性阈移主要与基底膜顺应性改变、突触损伤及毛细胞侧壁损伤导致prestin基因表达上调等改变有关;并且可逆性噪声源性听阈变化可导致小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延迟性死亡。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说,噪声引起的暂时性阈移可能通过毛细胞的非致命性损伤或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延迟性死亡导致耳蜗对声音的敏感性提高及频率选择性下降从而引发耳鸣或听觉过敏。本课题拟通过我们建立的豚鼠模型观察是否存在毛细胞侧壁损伤等非致命性损伤及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延迟性死亡,为阐明可逆性噪声源性听阈变化导致耳鸣或听觉过敏等现象提供实验依据与相关理论。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Spiral ganglion neurons;hyperacusis;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ochlear microphonic potential
部分噪声暴露的人群虽无永久性听力损失,却伴有耳鸣、听觉过敏等现象。本课题中我们成功地制造了噪声暴露导致暂时性阈移而无毛细胞缺失的豚鼠模型,该模型中耳鸣及听觉过敏的发生率分别为 41.7%、 58.3%。提示该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噪声暴露引起的暂时性阈移有关。在研究中我们观察了噪声暴露后一个月内不同时间点豚鼠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微音器电位(CM)、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耳蜗形态学改变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观察噪声暴露后豚鼠内毛细胞下突触、疆孔内神经纤维及中轴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数量;了解噪声暴露对耳蜗传入神经末梢的损伤、转归及与其相连的神经元胞体是否存在延迟性死亡,观察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顶部纤毛束的改变,以期进一步了解噪声引起耳蜗损伤的机制。结果发现,噪声暴露后一个月,CAP的振幅在1kHz、2kHz、4kHz恢复至术前水平,在8kHz、16kHz处,CAP振幅在低声强部分未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声强部分CAP振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噪声暴露后即刻,DPOAE幅值显著降低,一个月以后,DPOAE幅值恢复至正常水平。噪声暴露后即刻、一周、一月发现prestin 基因mRNA 水平表达上调,提示外毛细胞侧壁损伤,其电能动性丧失,与CAP 振幅的变化是一致的。噪声暴露后即刻,疆孔内神经纤维肿胀,线粒体肿胀, 空泡形成, 嵴结构消失。神经纤维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螺旋神经节细胞出现鞘膜下积水,数量上未见明显缺失。噪声暴露后24小时、1个月、6个月疆孔内神经纤维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螺旋神经节细胞在数量上亦未见明显缺失。伴随毛细胞静纤毛的明显损伤,耳蜗微音器电位的振幅下降90%以上;一个月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毛细胞顶部静纤毛的损伤明显修复,CM亦恢复至正常水平。毛细胞未见明显缺失。得出结论噪声在不产生明显听觉敏感度下降的前提下,对豚鼠螺旋神经节和其纤维不造成永久性的损伤。毛细胞无明显缺失;噪声引起的暂时性阈移可能通过毛细胞或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非致命性损伤导致耳蜗对声音的敏感性及频率选择性下降从而引发耳鸣或听觉过敏;哺乳动物耳蜗毛细胞静纤毛存在自我修复的功能,且静纤毛的改变与耳蜗微音器电位记录的耳蜗机械转导特性的变化存在一致性,推测毛细胞静纤毛损伤的自我修复可能是可逆性噪声源性听阈变化形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