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围绕感染后肠上皮细胞功能修复障碍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肠道促修复因子与肠上皮紧密连接及钠通道功能改变的关系。1.临床研究证实PI-IBS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和钠通道异常;给予PI-IBS患者益生菌发酵的酸牛奶可改善肠道通透性。2.首次证实了人MFG-E8两种亚型的存在,并且发现肠上皮细胞为人类MFG-E8的重要来源。PI-IBS患者中MFG-E8变化不明显,但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MFG-E8存在明显异常。同时应用鼠伤寒沙门杆菌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肠道感染后肠功能紊乱模型。参照AWR评分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确定造模的成功。3.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株Caco-2及HT-29,证实MFG-E8在肠上皮细胞的表达。给予慢病毒介导的MFG-E8 shRNA 感染肠上皮细胞,成功筛选出MFG-E8沉默的细胞克隆。并发现MFG-E8的沉默可导致肠上皮细胞趋化因子IL-8分泌异常。从而证实了肠上皮MFG-E8在肠道炎症中的作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为PI-IBS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同时证实了肠上皮MFG-E8在肠道炎症中的作用。
英文主题词PI-IBS;MFG-E8;tight junction;sodium channel; probio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