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耳科疾病谱亦发生变化,内耳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激素疗法是治疗内耳病的较为公认方案,但目前的常规给药方式(全身给药及经鼓室局部给药)存在治疗效果欠佳、副作用大等诸多问题。因此探寻更合适的给药途径,成为治疗内耳疾病的关键所在。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安全、无创、疗效好。但对它的转运途径,在内耳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乙状窦、内耳、内外淋巴液三个环节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药代动力学、影像学、体内示踪学等手段,深入探讨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作用途径及机制,以期为内耳疾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inner ear;drug delivery;pharmacokinetic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igmoid sinus
内耳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现有的给药方式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更高效、微创的方式来弥补。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给药方式——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在动物实验中运用药代动力学方式证实,耳后给药药物能够进入内耳。本基金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耳后给药的有效性,以及初步探索其治疗内耳疾病的作用途径及机制。我们用直观方式,进一步验证了耳后给药比全身给药,治疗内耳疾病,更简单、安全、方便、高效。并运用核磁共振和示踪研究,动态观察了耳后给药药物进入内耳的途径和机制。基本完成了项目要求,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名,发表SCI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一篇,另有一篇SCI和一篇中文正在审稿中。详细课题成果汇报如下 1) 耳后给药比静脉给药药物更容易进入内耳。实验观察到,两组相比,耳后组达峰时间、半衰期、平均滞留时间比静脉组更长,信号-时间曲线下面积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耳后给药药物进入内耳的总量更多。 2) 乙状窦可能是耳后给药药物转运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观察到乙状窦结扎,能够影响耳后给药组药物进入内耳的量,不会影响静脉给药组药物进入内耳的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乙状窦参与到了耳后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药物转运过程。 3) 局部渗透途径可能是耳后给药药物进入内耳的重要机制之一。实验观察到结扎乙状窦阻断回流后,耳后给药药物进入内耳的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中耳、内耳间存在天然缝隙。本实验采用的示踪剂具有高渗透压,可以通过天然缝隙从药物浓聚的耳后向渗透压低的中耳、内耳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