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发展了多种生物样品中汞和硒的种态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包括HPLC-ICP-MS、ID-ICP-MS及HPLC-ID-ICP-MS等,解决了ICP-MS分析汞时的记忆效应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汞在母子体间的分布与毒性差异、汞污染地区生物样品中汞和硒的化学种态研究,尝试采用补硒的方法防治汞的危害并评价了稀土元素的神经毒性,主要结果如下 1)经早期胚胎发育期和出生后哺乳期接触低剂量汞暴露后,在母子鼠脑区中总汞、无机汞和甲基汞及汞结合蛋白的分布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提示汞在母子体中的代谢和毒性机制不同;2)建立了长期汞暴露人群DNA损伤的生物标志物-8-羟基-2'-脱氧鸟嘌呤核苷;4)长期汞暴露人群通过硒干预,可以促进体内汞的排出,提高其机体抗氧化能力,修复汞暴露带来的肾损伤及DNA氧化损伤,从而提高了长期汞暴露人群的健康水平;3)长期低剂量稀土暴露可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这可能与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失衡、钙稳态被破坏及随后引发的氧化损伤相关,体现为一种多途径、多步骤、间接的作用机制。本项目的工作在深入探讨汞和稀土毒理机制的同时,为汞中毒的预防与治疗和稀土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