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点苍山变质杂岩的组成、结构、剥露机制与区域构造内涵
  • 项目名称:点苍山变质杂岩的组成、结构、剥露机制与区域构造内涵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0872139
  • 申请代码:D021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9-01-01-2011-12-31
  • 项目负责人:刘俊来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批准年度:2008
中文摘要:

点苍山杂岩由中部剪切变质岩带和东部叠加变质岩带构成。剪切变质岩保留了两组不同阶段的构造与显微构造组合,糜棱岩中发育4类不同特点的石英组构型式,均揭示早期高温(达到750 C)变形与晚期低温(300-600 C) 变形的叠加。前者属于印度-欧亚碰撞早期收缩作用期间纯剪变形作用的结果,后者是印支地块逃逸时期沿红河-哀牢山剪切带左行走滑剪切作用的重要产物。剪切带内发育构造前、构造期和构造后花岗质岩脉,锆石U-Pb年代学揭示出左行走滑剪切作用不早于31Ma,而主期走滑作用发生于27-21Ma,并于21Ma停止活动。 Ar-Ar年代学揭示出点苍山杂岩至少经历了3阶段冷却,分别为28-13 Ma, 13-4 Ma and 4-0 Ma,且不同构造位置上的剥露具有不等时性。早期(28-21Ma)阶段剥露与印支地块逃逸时沿剪切带左行走滑具有成因联系,而后期(13-4,4-0Ma)阶段剥露归咎于逃逸后东南亚地区地块的旋转和红河断裂带上的右行走滑作用。对于角闪石在低角闪岩相条件下的变形特点与变形机制开展了创新性研究,提出了角闪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晶质塑性变形与动态重结晶作用的双晶成核机制。

结论摘要:

英文主题词Diancang Shan; Ailaoshan Red River shear zone; Indian-Eurasian collision;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microstructure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俊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