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花岗岩是江南造山带内岩浆岩的主体,具有独特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型式,蕴含了扬子-华夏板块拼接及江南造山带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重要信息。新的元古代地层年代学资料表明,这些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围岩地层的年代可能跟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在误差内无法分开。这对花岗岩的成因和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产生了新的疑问,使得江南造山带内新元古代花岗岩的形成及其侵位-剥蚀的时差成为当前江南造山带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拟选择该造山带内三个典型的花岗岩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地质学和年代学工作,结合围岩地层的年代学测试,同时分析花岗岩中包体所携带的物源及热源信息,揭示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分析花岗岩侵位-剥蚀的时差,探讨其形成和隆升的动力学机制。通过本项目研究,有助于了解江南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揭示扬子-华夏板块间的拼接历史。
Zircon;U-Pb age;Granitoid;Isotopes;Time span
本项目通过详细的锆石原位U-Pb-Hf-O同位素研究,揭示了江南造山带内新元古代典型花岗岩类的形成与源区的差异与不同成分熔体的加入有关。西段的花岗岩源区有较多古老地壳物质的参与,而东段则有较多的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东段的花岗岩的岩浆源区在晚阶段有较多表壳物质的参与,从使得岩浆的同位素成分从I型向S型转变。花岗岩所侵入的双桥山群地层的碎屑锆石最大沉积年龄分布在860-830 Ma之间,直接接触的围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为ca. 850 Ma,与双桥山群地层相当的骆家门组的砾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为863±10 Ma。这些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的侵位与所侵入的双桥山群相当地层的形成可能有15-20Ma的时间差,而双桥山群地层的其他层位可能在花岗岩侵入时或者之后才开始形成。这一时差完全可以由造山过程所形成,而不一定与地幔柱有关。项目按计划完成预定任务,发表标注资助文章8篇(其中国际SCI刊物文章6篇)。